史铸
【注释】 白菊三首:指唐代诗人元稹的《白菊》三首诗。 天与不寻常:天赐予的,与众不同。 逆鼻浑疑雪亦香:虽然气味不顺鼻,但感觉上却像雪一样香。 靖节: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元亮,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这里用“追靖节”比喻赏菊。 素英:洁白的菊花。 一色混瑶觞:白色的菊花和瑶玉杯的颜色一样美。 【赏析】 《白菊三首》是元稹咏菊的组诗。这三首诗都写菊,但各有侧重。第一首着重描写秋日赏菊的情景
残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冷香消尽晚风吹。 碎金狼藉不堪摘,空作主人惆怅诗。 注释:菊花已凋零,蜜蜂和蝴蝶不知道,清冷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晚风吹过。菊花碎片散落一地,不能采摘,只留下主人独自惆怅的诗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末菊花的五律诗。诗人以“节去”点出时间,菊花已过了盛开时节。“蜂愁蝶不知”写出了菊花衰败的景象,蜜蜂、蝴蝶都对菊花失去了兴趣。“冷香消尽晚风吹”写菊花的香气已经消散
【注释】黄菊:重阳节时开放的菊花。霜苞:指菊花初开时,花心含苞欲放的形态。弄色:使颜色变得鲜艳。近:接近。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以九为阳数,故称重阳节为“重九”、“重阳”。拆:裂开。细细香:香气细腻。幽人:隐士。醉地:醉酒之地。传觞:传递酒杯。 【赏析】 此诗写重阳节观赏盛开的菊花情景,并寄寓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 起句“黄花弄色近重阳”,点明题意,即重阳时节的菊花正盛开
注释: 一簇疏篱有野花,不应青女妒容华。 繁英自剪无人插,只有黄蜂趁两衙。 翻译: 一群疏疏落落的篱笆边,长着几朵野菊花。它们不因为被青女嫉妒而失去美丽。 野菊的花蕊在风中飘散,却没人去摘它来插发。只有一只黄蜂趁着这机会,飞进园子来采它的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小诗。首句写菊花生长的环境,后两句写诗人对菊花的感情。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黄菊二十首 香雾霏霏欲噀人,黄花又是一番新。陶家旧已开三径,直到如今迹未陈。 注释与赏析: - 诗中“香雾霏霏欲噀人”描绘了秋日清晨,菊花盛开时周围飘散的香气如同薄雾般朦胧,仿佛能将人的气息染成淡淡的黄色,形容菊花的美丽和香气如何令人陶醉。 - “黄花又是一番新”表达了作者对菊花季节更迭的感慨,指出每年秋天,菊花总会带来新的生命和美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循环。 -
诗句释义与赏析: 黄菊二十首 满眼黄花慰素贫,年年结侣采花频。 要收节物归觞咏,只许闲人作主人。 1. 注释: - 《黄菊二十首》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满眼黄花”指的是满眼都是黄色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丰收的景象。 - “慰素贫”表示安慰那些贫穷的人,因为菊花的盛开可以带来一丝慰藉。 - “年年结侣采花频”意味着每年都会和朋友们一起采摘菊花
【解析】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常见语法错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审查句子,看是否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的问题,然后是压缩句子,看是否保留主干和修饰成分,看修饰语是否残缺,看句意是否明确。 (1) “黄菊二十首”:诗人以自作诗的形式咏菊花,这是一首咏菊词,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2) “东篱九日富黄花”,节物惊心只自嗟: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之时,诗人独自欣赏着满枝的黄色菊花
【注释】 黄菊:指菊花。陶彭泽:东晋诗人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以爱菊著称,世称“陶靖节”。左把花枝右把杯:典出自陶潜的《九日闲居》。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赏菊词。全词以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为题,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并抒发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 上片起首两句点题,说明菊花处处开放,与兰花的芬芳相配。“可意”句写菊,“芝兰”句写兰,皆喻其高洁;“合相陪”三字承上启下
【注释】 琼:美玉。 篱:栅栏。 蕙兰中:指幽香。 【赏析】 是秋天的使者,也是诗人的最爱。本诗赞美了白菊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形象。全诗共三首,每首都是对白菊的描绘与赞颂。首句写白菊的色泽鲜艳,次句写白菊的耐冷耐风,再次句写白菊的气质高雅,最后一句写白菊的清香幽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 “东篱黄菊为谁香”一句的意思是:黄菊生长在东边的篱笆旁,它是为了谁而散发香味的?“东篱”指菊花开在东边篱笆旁,借指菊花;“孤芳”指菊花独自开放,不与群花争艳。诗人借问菊花“为谁香”,实际上是借问菊花,是因何而开,为何而香。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写出了菊花的傲骨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品格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