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铸
黄菊二十首 自有渊明方有菊,因人千古得嘉名。 一年好处君须记,翠叶金华刮眼明。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自有渊明方有菊:这句诗表达了菊花自陶渊明以来就享有盛誉的事实,突出了陶渊明对菊花的特殊情感和贡献。 2. 因人千古得嘉名:这里指的是通过人们的传颂和赞美,菊花的美誉得以流传千年之久。 3. 一年好处君须记:强调在一年的某个美好时刻中,要特别记住这个时节,以获得最佳体验。 4.
注释:菊花的香气随着天气渐渐变冷而接近新霜,到了这个时节,菊花应该已经长得很茂盛了。陶渊明经常在篱笆旁边留宿,他闻到了满园菊花的幽香。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初重阳节时所作,赞美了菊花在秋季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人以“菊花天气近新霜”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接着
【注释】 黄:菊花。二十首:指《黄菊诗二十首》。明:明亮,这里指月光。竹篱:竹子编的篱笆。 五柳先生:东晋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消得:能够,可以。 【译文】 斜照的月光明亮地照射着竹篱,黄色的菊花能和岁寒期相约。人们怀疑这是五柳先生宅院,他能够带着酒壶吟咏诗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夜里看到月下明亮的月光照射着竹篱,想到秋天到了,天气转冷了,于是想起了陶渊明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白露黄花自绕篱: - 字面解读:白露时节,黄色的菊花在篱笆周围盛开。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气温下降,菊花逐渐开放。 - 意象分析:“黄菊”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延续。“绕篱”则描绘了菊花生长的自然景象,与篱笆形成和谐的画面。 2. 幽香深谢好风吹: - 字面解读:菊花散发出淡淡的芬芳,深深感激秋风的吹拂。 - 情感表达
【注释】 黄菊:菊花品种,黄色。 二十首:作者在唐大中六年(852年)至十年间作诗咏黄菊共二十三首,题名《黄菊》。 满地黄花:指遍地开放的黄色菊花。 得意秋:称心如意于秋天。 移来庭槛:移栽到庭院的栏杆旁边。 自缘禀性天生异:因为自己天性就与众不同。 不与繁华混一流:不和那些繁华的事物同流合污。 【赏析】 “满地黄花得意秋”,是说菊花盛开,遍地都是,它的心情是高兴的,它感到十分惬意,十分得意
诗句原文: 篱边黄菊为谁开,转忆陶潜归去来。 插了满头仍渍酒,且谋欢洽玉山颓。 注释解释: 1. 篱边黄菊为谁开:篱笆边的黄色菊花是给谁开放的呢?这里的“篱边”指的是一种自然的环境背景,而“黄菊”则是指秋天里常见的黄色菊花。诗人在这里通过询问,表达了对这种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2. 转忆陶潜归去来: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他曾经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生活。这里诗人通过“转忆”二字
黄菊二十首 黄花漠漠弄秋晖,伫立阶前香在衣。 正色逢人何太晚,衰翁相对惜芬菲。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黄花漠漠弄秋晖(注释:黄花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朦胧而美丽) 2. 正色逢人何太晚(注释:形容人遇到真正的朋友或知己,时间总是感觉太过迟暮) 3. 衰翁相对惜芬菲(注释:年老的人相互交谈,珍惜彼此间的情谊和美好时光) 翻译与解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秋天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诗句原文:金英寂寞为谁开,底许清香鼻观来。 译文注释:金黄的菊花独自开放,谁能知道它的香气?篱笆下的人们时常沉醉,千年后它仍散发着芬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日阳光下的美景及其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觉。通过对比诗人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精神满足。诗中的“金英”即指菊花,其颜色金黄,象征秋天的到来。而菊花的开放和香气则是秋天的象征。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注释】黄菊:菊花品种之一。黄菊二十首:即《黄菊二十首》。王孙:指贵族子弟。收采:采摘。霜蟹:指螃蟹。持:持饮,饮酒。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发现,在风的吹拂下,一朵朵黄色的菊花围绕着稀疏的篱笆丛生,散发出阵阵清香。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今日也喜欢来此采摘菊花,用浊酒和螃蟹佐食,正合适呢。 这首诗以“黄菊”为题,写自己发现黄菊盛开时的情景。诗人首先描绘了菊花环绕着稀疏篱笆的景象
【注释】 黄菊:指菊花。疏疏:疏疏密密,形容丛生的样子。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于此日登高赏菊饮酒。托根:谓根托于中央,比喻居中得正。占得:占据的意思。“托根”句意:菊花的根茎占据了中央的位置,与其它花卉不同,它没有儿女之姿,不依附他人。 【译文】 稀疏地长满篱笆的丛菊,重阳节前后才开始茂盛。菊花扎根于中央位置,不同于其他花朵儿女般娇柔。 赏析: 首二句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