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澹
【注释】 柴门:柴草编的门。 三月:初春。 麦秋寒:指麦子尚未成熟时,就已感到秋意寒冷。 日与渔樵自往还:每天和渔民、樵夫一起往来。 千骑:许多骑马的人。 延绿阁:指延绿堂,为宋代诗人范成大所建。 青山:这里指山。 烟雨空蒙际:形容景色迷蒙如烟如雨,笼罩着整个空间。 笔妙:笔法巧妙。 龙蛇夭矫:形容书法笔画的弯曲盘旋,有气势。 小园:花园。 【赏析】 《和赵知府延绿韵》是一首七绝诗
【解析】 “方壶”是诗人自喻。诗人以玉壶比己之高洁,以丹青比己之情思,以独往的壶公自况,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就像玉壶里的清景一样面对着瑶池,便可以进入丹青之中也自认为很合适。 带着书卷多次独自行走而没有伴侣,壶中仙人一定会笑话我痴迷书中。 注释: 玉壶清景面瑶池:玉壶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注释:庾岭天开一种香,金枝先到殿中央。 东皇为作阳春倡,压倒千花万卉香。 赏析:诗中“庾岭”指的是庾岭山,是南岳衡山的一个支峰。庾岭山上有梅花盛开,被称为“庾岭梅花”。庾岭梅花以其艳丽芬芳而著称。诗中的“蜡梅”指的就是庾岭梅花。诗人通过描绘庾岭梅花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庾岭梅花为中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
【注释】: 馆中赏红梅:在馆中观赏梅花。馆,指官署或私家园林中的书斋。 石渠南畔小阑干:石渠的南边有一座小栏杆(阑干)。石渠,即石渠河,是一条流经洛阳城内的河流,因河中有石而得名。 一种孤芳万玉攒:一种孤独的美,像万颗宝玉聚在一起一样。一种,一种颜色或一种类型;孤芳,独自开放的花朵;万玉攒,形容众多宝玉聚集在一起。 应为癯儒嫌冷淡:因为瘦长的学者嫌弃它显得冷清,所以把它弄脏了。癯儒
【诗句】 1. 萝衣晴带护烟蓑:穿着萝衣,带着烟斗,仿佛在保护着烟雾。 2. 楚国狂夫尚作歌:像楚国的狂夫那样,还在唱歌。 3. 石影到溪千丈劲:石头的影子延伸到小溪,有一千丈那么长。 4. 藤痕入目八分多:藤蔓的痕迹进入视野,约有八分多长。 5. 泉分小白山中雨:泉水像是从小白山中飘来的雨水。 6. 衣取云门寺顶荷:衣服像是从云门寺顶上摘下来的荷叶。 7. 洞口樵人谁语汝
【注释】: 登绕花台:诗人在绕花台上的亭子上登高望远,俯瞰着周围的景色。 诗翁:指诗人自己。 凌风:站在高处。 面面看花得句工:指诗人在欣赏美丽的花景时,每一句都写得工整巧妙。 我亦巡檐来索笑:我(我即作者)也来到栏杆边欣赏美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赞赏。 古今人意略相同:古今中外的人都对自然景色有着共同的感情。 赏析:《登绕花台》是一首七律。首两句写诗人登上花楼观景赏花,并赞叹自己的诗句工整美妙
注释: 登绕花台 台:指花台。因水部将花环绕,所以被称为花台;隐为:隐居在;耶溪:山名。因为这里隐逸的人很多,所以被称为耶溪。号小山:以小山作为隐逸的别称。 且在我家为故事,若言衣钵有惭颜:在这里成为传说和故事,如果有人说我的衣钵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我会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花台上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身处花台之中,却像隐士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一种清静、宁静的生活。同时
【注释】: 三神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渤海之南。 喧阗(xuāntián):形容声音嘈杂。 翠幕:指华丽的帷帐。 谷价平:指物价低廉。 二妙:指“天”和“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同游三清山的诗篇。 首联写景。“隔凡尘”,即隔世尘,意谓三神山高耸云端之上,仿佛与世俗尘嚣隔绝。“箫鼓喧阗午夜声”,以箫鼓之声渲染夜深人静时山中传出的喧嚣之声。 颔联写景。从字面看,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只对西湖也自凉,雨馀天更辟商羊”意思是:只是对着西湖也觉得清凉,雨后天空更加开阔,就像传说中的商羊那样。此句描写了雨后的西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2)“水交秋色心田静,风入山花鼻观香”意思是:湖面与秋水交融,心田变得宁静,风吹过山花,香气沁人心脾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四句写红梅的形、色、神,次四句写其品格,末二句写其遭遇。 “冷淡梳妆不入时”是说红梅在冬天开放,与百花不同,它不随世俗的冷暖而变化。 “粉面以朱施”是说红梅的花瓣像搽了朱砂一样鲜红,十分艳丽;“风标可作孤山殿”是说红梅的枝干像孤山的香炉峰一样挺拔,可以立成一座孤山殿。 “枝叶能令北客疑”是说红梅的枝叶茂盛,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景色,令人怀疑这是北地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