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澹
【注释】 荣观新移:指花木茂盛。荣观,指园林。 参元化:指花木的繁茂。 顷刻:形容时间短暂。 青红:这里代指花的颜色。 玉杯:指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木喻人,借赞美花木之美好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群花盛开”四句,首二句写园中花卉之美。“荣观”,本指美好的景色,此处用来形容园中的花木长得非常茂盛
我原本就像麋鹿的身躯,被牵入京城的宫殿。 举动违背本性,消磨了岁月。 自惭西湖的水,照出我的发丝。 乘兴陪侍公卿们,放舟烟雨中的洞穴。 小雨沾湿风尘埃,轻雾遮挡树木的枝叶。 春深时桃李竞相开放,道路滑泞车马难以行驶。 已经准备上山的登山鞋,不羡慕凌波踏袜的人。 沿着堤岸追逐树影,拜访寺庙寻找禅师的衣钵。 酒杯行得知道已经很深,欢情意趣没有竭尽。 夕阳西下云彩碧蓝横空,两座青山突兀地耸立在天际。
注释: 噫,山中之乐啊,与猿鹤啊同游。幸亏有石储之有儋,何求斗升之复求。 赏析: 此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宁静闲逸的日子。他以“幸”字开头,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满意和庆幸之情。接着,他以“山中之乐兮,与猿鹤兮同游”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他认为,在山中生活就像和猿鹤一起游玩一样自在快乐。最后,他又以“幸儋石之有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和情感,最后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技巧。 “不容红白斗芬芳,色染蔷薇照水央”,这句的意思是说梅花的洁白无暇,与其它花争艳毫不逊色,它的颜色能染红蔷薇,映入水中也分外妖娆。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群花盛开 向阳花木易培栽,略借春风已自开。 多谢青宫能长养,一枝先压紫霞杯。 【注释】 “群花”:指百花。 “向阳花木”:指迎着阳光生长的花朵树木,比喻有前途、有希望的人或物。 “青宫”:这里指皇家园林。 “紫霞杯”:用紫霞草泡制的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群花”为主体,通过描写花木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写花木生长的条件和环境:“向阳花木易培栽”
【注释】 樊墙、藩篱:指男女之间感情的界限。青眼:形容男女间相互爱慕的感情。香:比喻香气,这里指梅花的香味。头白:指年老。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以梅喻人,借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是一首情深意长的好诗。 开头两句写梅花生长环境。“玉香”指梅花,其色如玉,故称“玉香”。诗人说:“几岁隔樊墙”,梅花虽生在高高的围墙之内,但并不妨碍它散发阵阵清香
报慈山门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练两条功德水。 百鸟争巢高树枝,似闻佛法心欢喜。 译文: 报慈山门 翠绿的山峰环绕着梵王城的一角,白色的长河如同两匹白色的绢带在山脚流淌。 百鸟争抢着筑巢在枝头,似乎都听到了佛教的教诲,内心充满了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报慈山上的自然风光和佛教圣地的庄严神圣。 首句“翠屏一匝梵王城”,用“翠屏”来形容山峦的青翠
何澹在《早梅二首》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梅的风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庾岭香腮想未真:描述的是早梅生长在庾岭地区,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其香气四溢。诗人想象着这种香气尚未完全散发出来,因此用“香腮”来形容。这里的“香腮”既指梅花的芳香,也比喻其娇嫩的形态。“想未真”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梅真实面貌的期待和猜测。 2. 东明才见一枝新
早梅二首 姑射仙肌不受尘,旧妆重傅恰如新。东君少试回天手,已占人间几许春。 注释:姑射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她的肌肤不会被尘世所污染,保持清洁。她重新涂抹了化妆品,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春天来临,东君(春神)施展他的能力,使大地复苏,春天的气息已经占据了人间的许多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树寒梅傲然挺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将寒梅比作白玉
【注释】 伏:暑气。炎歊:炽热。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洗炎歊:消解酷热。 【赏析】 这首诗写山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清闲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写山中炎热,但诗人却能悠然自得,心静如水。后两句“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写六月天不下雨,反而有凉风习习,使炎热的夏天有了一点凉意,使人感到惬意。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