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陶
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 二贤谈笑共为州,深惜青春烂漫游。 吟到醉乡须一饮,步回芳径亦三休。 风前几点见蛱蝶,雨后数声闻栗留。 人望使旌应喜乐,此心于尔亦何羞。 注释: 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这是一首和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李氏的赞赏之情。 二贤谈笑共为州,深惜青春烂漫游:两位贤士谈笑间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州郡之中,深深惋惜青春年华如此轻易地流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策马悠悠倦往还,竹边林下举吟鞭。 - 忙中对酒成闲客,老去逢春忆少年。 - 三岛月来清入牖,十洲波净碧涵天。 - 归欤且共良朋赏,花未飘红柳未眠。 - 注释:策马(骑马),悠悠(形容心情轻松愉悦),倦(疲倦)向(朝见、拜访)。竹边(指竹林边的小路),林下(指树林下的空地),举吟鞭(拿着马鞭吟诗)。忙中(忙碌之中),对酒成(与酒结缘成为)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 地产行将竭,人言信不讹。锥刀名已甚,骨髓病尤多。汉诏十行札,汤仁三面罗。山翁也欢喜,屡舞欲婆娑。 注释与译文: - 地产行将竭:土地资源即将耗尽。 - 人言信不讹:人们的言辞是否真实可信。 - 锥刀名已甚:比喻小人的名声已经非常之坏。 - 骨髓病尤多:比喻社会问题或弊病非常多。 - 汉诏十行札:汉代的诏令可以阅读十遍。 - 汤仁三面罗:形容汤药能治愈人的病。 - 山翁也欢喜
【注释】 1.岇(jù)玉溪头:指隐居在玉溪山。岇,静谧。 2.于今四十年:自诗人离开家乡以来已过了四十年。 3.尘埃晦闲迹:指隐居山林的踪迹被尘埃遮蔽。 4.是月改华颠:指这轮明月映照出自己鬓发已经斑白。 5.反覆谈幽数:反反复复谈论隐逸的道理。 6.丁宁索赠篇:再三叮嘱要写诗赠予张迪。 7.朱有传:指张迪。朱,通“朱”,红色。 8.君合附前贤:你应该和前代的圣贤们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广汉县的守倅的。下面是对每一句的注释和赏析: 地产名花敢自珍,百枝聊且寄强邻。 注释:这里的“地产名花”指的是广汉地区出产的名贵花卉,诗人不敢自夸自己拥有这些珍贵的花朵,而是愿意将这些花送给邻近的人。 赏析:诗中表现出了诗人谦逊的品质和他乐于分享的美德。 分将雨后千金色,添得樽前一日春。 注释:雨水过后,花朵的颜色变得更加丰富,仿佛有千种色彩,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解析与翻译 诗句逐句释义 1. 何处为真赏? - “何处为真赏?”这句话表达了寻找真正的欣赏或理解的困惑,可能是作者在寻求一种超越表面、深入本质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赏”通常指的是欣赏和享受美的事物,这里特指梅花的美。 2. 芳园白玉英。 - “芳园”可能指的是一个充满花香的花园,而“白玉英”则是指梅花,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洁白。这里的“白玉”和“英”(即花)都用来形容梅花的质地和美丽
和闻蛩有感二首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作者赴京赶考途中,途经长安城南时所作。当时他看到一女子倚在门前,容貌美丽,便上前搭讪并写了这首诗。后来他中举归来,才知道女子是当地一个姓王的女子。 “志士感幽寂,杜门临晚晴。”“志士”即有远大抱负的人,因志向高远而感到幽寂;“幽寂”即指僻静、冷清。诗人以“志士”自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杜门”指闭门谢客
【译文】 我的父亲一生善行,晚年康宁,突然去世。 人们为他祝寿庆祝,家中充满了清风。 他的福禄已经结束,恩宠深厚却空留彩诰。 只有对九泉之下父亲的思念,泪水洒满了无尽的哀愁。 【注释】 1. 善庆平生积:指父亲一生行善积德,为人善良。 2. 康宁忽考终:指父亲晚年康宁,突然去世。 3. 人间为上寿:指人们为他祝寿庆祝。 4. 闺内有清风:指家中充满了清正之风。 5. 禄在兰羞彻
岁除前五日独往黎氏园见梅花盛发 惨淡岁将尽,烟村忽然出现梅花。 岁月的车轮已匆匆向前,我却被它抛弃,而春天的美景又为谁而开? 半天凭窗眺望,没有人影和酒杯相伴。 芳香的花朵深可惜,只好作看花归来之人。 注释: 1. 岁除前五日:即除夕前一天。前五天,是指腊月初八(腊八节)。 2. 黎氏园:《太平御览》卷九引谢灵运《山居赋序》:“余自始宁二年中都(今河南洛阳),至元嘉末,凡四十余载
注释: 思妇感离别,夕霖殊未晴。 思妇感到离别的悲伤,夜雨连绵却仍未停歇。 九秋消息近,千里梦魂清。 秋天的消息越来越近了,而梦中的思绪却越来越清晰。 续缕有深意,促机无缓声。 连续不断地缝纫有着深远的意图,催促织机的响声却没有一丝拖延。 寒衣远须寄,人去在幽并。 远行的寒衣必须寄出去,而人已离去,只能在幽州、并州的边界。 赏析: 《和闻蛩有感二首》,这是一首抒写思妇对丈夫的怀念之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