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全
【诗句注释】 - 相见欢: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中的一类。 - 见月闻笛:看到月亮,听到笛声。 - 八月五夜:指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夜晚。 - 新凉襟袂冷然:新的季节,清凉的夜晚,衣袖感到寒冷。 - 乍晴天:突然晴朗的天空。 - 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风吹来谁家的羌族乐器声音,月光明亮如玉钩。 - 云散尽,秋空碧,玉钩悬:天空中云彩消散,秋天的天空一片碧蓝,明亮的月亮挂在天际。 -
【注释】:减字木兰花 其二 咏木犀 谁将翡翠。闲屑黄金摅巧思。 缀就花钿,飞上秋云入鬓蝉。 一枝斜倚,披拂香风多少意。 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 【译文】: 是谁将翡翠饰品,用黄金丝线细心地编织成花样? 那花朵像花钿一样缀在头上,飘动着仿佛飞上了秋天的云端和发梢。 一枝斜靠着头,披拂着阵阵香气,有多少情意呢? 中午照一面铜镜仔细地修饰,娇美的额头化妆成宫女那样新的样子。 【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芍药 - 芍药是一种植物,以其花朵美丽和芳香而闻名。在古代诗词中,芍药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2. 婥婥妆楼红袖 - 婥婥指的是一种装饰,可能是红色的或红色的带子。妆楼通常指女子居住的地方,红袖则形容女子的衣袖是红色的。这句话描述了芍药在红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艳。 3. 亭亭将阃青油 - 这是对芍药的形象描述,亭亭形容其姿态优美,青油可能是指花瓣的颜色
注释: 温柔属于东南方向,温暖和凉爽经过十五月。 几个晚上的北斗星明亮,果然应了荀陈聚集。 分割虎的雄姿,展骥淹滞的步子。 除诏已涂芝,便看朝天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借古人之事,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上片首句点出时间是正月十六,即元宵节。“温柔属东南”,是说月亮在南方的天空中。“和冷经三五”是说月亮经过十五、十六两夜后,天气渐渐转暖。“几夜德星明”指这几夜月亮很明亮
这首诗是一首重阳节的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来表达对重九节的感受和看法。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西江月 其一 重阳再作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 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 梦觉黄花在手。 译文: 西江月·重阳再作 窗户里吹着端午节的风,楼台上月亮正圆又大似中秋。 无论阴雨还是晴天,无论寒冷还是炎热,都没有烦恼。
诗句释义: 1.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南方的春天,春光洒满大地,东边的窗户透进和煦的阳光。 2. 女兄欢笑酒尊同:女兄(指妹妹)高兴地与酒一同举杯。 3. 满眼儿孙群从:眼前到处都是子孙辈。 4. 但愿年逾百岁,何妨时醉千钟:只求能活到百岁高龄,即使喝一千杯酒也无妨。 5. 朱颜绿发照青铜:形容人的青春美丽,如同青铜般闪耀着红颜绿发的光芒。 6. 要看如龙如凤
【注释】预作菊词:预先写成菊花词。俾歌之,至时以侑酒:让它们唱出,到时拿来助兴酒席。今年菊早:今年的菊花开得早。想到重阳花正好:想象重阳节的菊花开得正好。玉冷金寒:菊花的颜色像玉一样冷,金色的花朵像金一样寒冷,都是形容菊花的颜色。全似东篱挹露看:全都像陶渊明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欣赏露珠一样。色庄香重:颜色庄重,香气浓郁。直与梅花堪伯仲:简直和梅花一样。堪伯仲:能够相比,相匹敌。待唤渊明
注释: 1. 四时皆有司花女:四季都有负责种植和培育花卉的仙女。 2. 杪秋犹见花如许:深秋季节,还能看到如此多的菊花。 3. 想得紫金丹:想象得到那神奇的紫色金丹。 4. 工夫造化间:这是说在自然和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5. 春莺留弱羽:春天的莺鸟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幼小的羽毛。 6. 更渍蔷薇露:用蔷薇的花露浸泡过。 7. 莫取落英餐:不要采集花瓣作为食物。 赏析:
以下是对《生查子·拒霜花》的逐句释义: - 第1句:“庭户晓光中” 注释:“庭户”指的是庭院或门户,“晓光中”表示在清晨明亮的光线中。这句诗描述的是清晨时分,阳光透过庭院的门窗照射进来的景象。 - 第2句:“帘幕秋光里” 注释:“帘幕”是指窗帘和帷幕,“秋光里”指的是秋天的光线中。这句诗描绘了窗帘和帷幕随着秋风轻轻摇曳的情景。 - 第3句:“曲沼绮疏横” 注释:“曲沼”是指曲折的水池
【注释】: 心事知谁许。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节物于人俱可喜,今夕渠偏媚妩。笑曝腹、书生风度。河鼓天孙非世俗,纵惊云、急雨休轻诉。忆倾盖,便如故。良辰欢意宽离绪,称仙家、瑶台缥缈,霓裳掀举。应想尘寰空怅望,月路谁曾隔阻。是处有、绮窗朱户。我爱五湖烟水阔,待扁舟,寻到支机处。访婺女,共媭女。 【赏析】: 《贺新郎·其二再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的上片写中秋佳节,作者在月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