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
林亦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作品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上,也在于他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以下是对林亦之的介绍: 1. 人物生平:林亦之(1136—1185),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福州福清人。他师从著名学者林光朝,并与其弟子赵汝愚共同在莆田红泉讲学。林光朝高弟的身份使得林亦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的生命轨迹因政治变故而显得格外短暂,卒于未及朝廷命官之时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
典刑还似鲁人初,四海衣冠归坐隅。 涕落寒芜嗟不见,月明蟹井白云孤。
青龙陈君
明月青灯合浦村,北人惟此读书园。 窦家风义人牢落,多少衡门欲断魂。
鲍待用
一经教子已青裾,况又行年七十馀。 恰好遭逢身却死,北风门外只长嘘。
光泽朱君
诸老萧萧似卷尘,不堪再见素旌新。 白头县尉笭箵浦,夜雨寒窗是旧人。
赵路分
三月馀干花草春,天遥莫问谪仙坟。 长箫不要吹哀些,愁杀江东日暮云。
次韵致政吴丈
青山湖上宅,丹桂月边枝。 菊蕊元同日,桐花却并时。 笼鹅翁不俗,蜡凤子多奇。 须信三秋好,先从数月期。 蓝田一厅壁,黄卷五男兕。 问礼当年事,芹宫未颂僖
奉题林稚春
故人所说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饮。秋水一双明炯炯,数在青囊第一品。 狂风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闭门诵书二十年,眼睛损尽生空花。 建阳小作箸头书,残更灯火乱虫鱼。石渠文字大如斗,场屋岁月又不偶。 却来南山青草边,东西四至尽为菊花田。手提长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来,解把檐头小字读。乃知妙物通群仙,一切药裹应弃捐
奉酬稚春梅花行
草堂梅花千万枝,新诗品题何太奇。 可怜一枝非凡群,赏心何人空自珍。 请与君谈别花人,如或见之当俯身。 西湖一带何苍茫,娟娟数枝临水傍。 上有幽人眉骨横,终日对花情意生。 花如秋月照芭蕉,人似春风吹野苗。 人与花枝自相亲,一篇至今吟如新。 胸中若有一点尘,纵对此花无精神。 平生不识市沽儿,四更诵书长苦饥。 摩挲此腹绕疏篱,笑折花枝花自知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腊梅好好花枝闲,官亭楚楚岁事阑。 思量穷冬损情思,感激芳意生容颜。 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 谁信鱼盐屈诗客,三更绕树兴未残
郑氏母挽词二首
片片花飞上巳村,谁将双泪哭寒原。 明朝况是初三日,好把流杯为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