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注释】 1. 阳春月:春天的月份。 2. 蜂喧蝶竞芳菲节:蜜蜂、蝴蝶在春天争着飞舞,赞美花朵的芬芳美丽。 3. 风狂雨横:狂风暴雨肆虐。 4. 魂消心折:形容内心极度悲痛。 5. 凤凰台上箫声绝:凤凰台位于金陵城(今南京)西南长江边,是古时帝王游乐之地,这里借指金陵;箫声断绝了,表示乐曲不再演奏。 6. 长洲苑里光阴别:长洲苑是秦淮河边上的一座园林,这里借指南京的秦淮河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词。“杨花”本是春天的使者,它随风飘舞,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但诗人却用“恶”来修饰东风,表现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一溪春水杨花落”,写景,点明了题意。 “杨花落,惹人衫袖缀人帘幕”。写人,写情,生动地写出了杨花的轻盈、飘荡之状。“衫袖”“帘幕”都是被杨花所沾污,这两句既是写眼前所见,也是暗含作者的感慨。“才飞却堕能纤弱”,写杨花的飘忽不定。这里既写了杨花的纤弱
【注释】 1. 王程:指远道的行程。 2. 金陵陌:指通往金陵(今南京)的路上。 3. 一番回头:一次回顾,表示时间的流逝。 4. 飞篷远逐天涯客:指诗人骑着高高的马,沿着漫长的路程向远方赶路,像追逐天涯的游子一样。 5. 年华隔:指时光流逝,岁月蹉跎。 6. 莫教孤负:不要辜负,指珍惜光阴,把握机会。 7. 旧京春色:指过去的京城,春天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形式和内容都与古代的“秦娥”有关。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晓莺呕。” 这句可能是在描述清晨时分,莺鸟鸣叫的声音。 2. “懒梳云鬓上秦楼。” 这句可能描述了一位女性,她不愿意起床去梳洗,可能是因为她的心情不佳。 3. “上秦楼。” 这句可能表示该女子已经到达了秦楼(古代的一个建筑),也就是她居住的地方。 4. “一帘春色,惹起新愁。” 这两句可能在描写一种春天的景象
忆秦娥 · 杨花 春漠漠,香云吹断红文幕。红文幕,一帘残梦,任他飘泊。 轻狂无奈春风恶,蜂黄蝶粉同零落。同零落,满池萍水,夕阳楼阁。 注释: 1. 春漠漠:春天的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2. 香云吹断红文幕:形容春天的气息和香气弥漫开来,仿佛红色的帷幕被风吹散。 3. 红文幕:红色的帷幔。 4. 一帘残梦:指帘子后面的景象如同残存的梦境。 5. 任他飘泊:任由它们飘荡流浪。 6. 轻狂无奈春风恶
眉山蹙,多愁慵整搔头玉。搔头玉,觑他双凤,暗怜孤独。 阖闾城外春波绿,兰舟载酒欢难续。欢难续,郎归何日,金钱偷卜。 注释:眉山:指女子的眉头。多愁:指女子的心事重,心情烦闷。慵:懒散。整:整理。 搔头玉:形容女子梳妆打扮的样子。玉,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觑:看。他:她。双凤:指男子的两只眉毛像凤凰一样。 暗怜:暗中同情或怜悯。 阖闾城:春秋时吴国的都城。春波绿:春天的江水绿波荡漾。 兰舟
【注释】 1、暮春:春天将尽,初夏时节。 2、骤:迅速,急忙。 3、惜花:怜惜花朵凋谢。 4、蛾眉皱:形容女子的眉毛弯曲如蛾翼。 5、翠筠(qín):指嫩竹。 6、分线:指织布时用丝线分条成线。 7、莺梭(sū):织布时用黄鹂鸟叫声作引子。 8、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词的上阕描绘暮春景色,下阕写闺中少妇伤春怀远之愁。全词以“忆”“伤”二字统摄全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注释】 “东君”:春天的使者,指春天;“莺声咽”:形容黄莺啼叫的声音低沉、哀怨。 “落花愁杀双飞蝶”:因为落花而感到悲伤,连蝴蝶也因落花而失去了自由,只好双双地停在枝上,不再飞舞。 【赏析】 《忆秦娥·珠帘揭》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笔点明时令:“珠帘揭,东君欲别”。春光将尽,珠帘被掀起,东君(春天的使者)即将离去,莺鸟啼鸣,似在送行。“莺声咽,乱堆柳絮
【注释】 溪头柳:指送别的地点。 阳关一曲:泛指离别。 长亭酒:指饯别。 阳关一曲长亭酒:一作《阳关三叠》。 停鞭欲去仍回首:意思是“我”要离开,还要回过头来看。 【赏析】 此词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折柳赠行,下片写别筵饯别。前两句写送行之人对柳叶的眷恋之情,后两句写送别之时的心情及离别的情景。全词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忆秦娥 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明亮的月光下哪里传来长笛的声音?吹长笛的人仿佛从天边飘来,连成一片的芦荻随风摆动。 繁华如梦终将消逝,沧海茫茫只有潮水和浪花在涌动。浪花退后留下了淡烟与衰草,六朝古都的遗迹已难觅踪影。 注释: 1. 忆秦娥:一种词牌名,多用于写景或抒情。 2. 风淅淅:形容风声轻微而连绵不断。 3. 月明何处吹长笛:在明亮的月光下,不知是谁在吹奏着长笛。 4. 吹长笛,拂云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