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揭,东君欲别莺声咽。莺声咽,乱堆柳絮,平铺荷叶。
玉人午梦残妆怯,落花愁杀双飞蝶。双飞蝶,可怜风雨,送春时节。

【注释】

“东君”:春天的使者,指春天;“莺声咽”:形容黄莺啼叫的声音低沉、哀怨。

“落花愁杀双飞蝶”:因为落花而感到悲伤,连蝴蝶也因落花而失去了自由,只好双双地停在枝上,不再飞舞。

【赏析】

《忆秦娥·珠帘揭》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笔点明时令:“珠帘揭,东君欲别”。春光将尽,珠帘被掀起,东君(春天的使者)即将离去,莺鸟啼鸣,似在送行。“莺声咽,乱堆柳絮,平铺荷叶”,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莺鸟叫声低沉,柳絮纷飞,荷叶平铺水面,一片凄迷之状。过片“玉人午梦残妆怯”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了前面所描写的景色,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残妆”二字,不仅写出了女子的慵懒和困倦,而且也暗示了她的心事重重:午睡未醒,还留恋着梦境,不愿醒来。“落花愁杀双飞蝶”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因为落花而感到悲伤,连蝴蝶也因落花而失去了自由,只好双双地停在枝上,不再飞舞。结句“可怜风雨,送春时节”,既是对上两句的回应,又是对全词主题的总结,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惋惜之情。

这首词是借景抒发离情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三句以“珠帘”、“东君”等词语点明时令:“珠帘揭,东君欲别莺声咽。”这几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黄昏时分:珠帘被掀去,阳光射入室内,春神已悄然离去。此时,黄莺在树梢上悲切地啼叫,仿佛在为春神送行。

词人用“乱堆柳絮,平铺荷叶”来形容眼前的景色:柳絮像被风吹散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荷叶则平铺在水面上。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十分凄美、凄凉。

“玉人午梦残妆怯”,则是对上面所描写景色的进一步补充。这里的“玉人”指的是一个女子。她刚刚午睡醒来,脸上还留着淡淡的妆容,显得有些娇羞和脆弱。这种娇嫩的样子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柔情。

“落花愁杀双飞蝶”,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情感。这里所说的“落花”,既可以理解为眼前所见的落花,也可以理解为心中所想的离别之情。而“双飞蝶”则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然而,由于落花的存在,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变得黯然失色,令人感到无比惋惜和伤感。

最后一句“可怜风雨,送春时节”,则是对前面所描写情景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词人通过“风雨”这一自然现象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而“送春时节”则意味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切都将被带走,只留下无尽的回忆和思念。

整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怀念和感慨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离别和失落的普遍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