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忠义和英雄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从白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注释:
- “忠义”:忠诚和道义。
- “徇国”:为了国家而牺牲。
- “英雄”:英勇的人或事。
- “雪国耻”:报仇雪恨。
- “走金兵”:打败金兵。
- “兀术”:历史上的名将,这里指代金国的将领。
- “云燕唾手平”:比喻轻易地平定了叛乱。
- “青衣”:这里可能指的是被害者的家属,”青衣”是古代女子的服饰,这里用来比喻受害的百姓。
- “黄阁”: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
-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
- “乾坤”:天地,宇宙。
- “君王社稷”:指国家政权。
- “秦奸”:指秦始皇的权谋。
- “张相”:指宰相张方平(字安道)。
- “南溟”:南海。
- “北望”:向北望去。
- “不须”:不必,不要。
- “论始末”:讨论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 “都付史官评”:一切都由史官来评判。
译文:
忠诚与道义是为了国家而牺牲,英雄不会因为生存而选择死亡。
一心要报国家的耻辱,百战中击败金兵。
兀术号啕大哭,希望云燕能轻易平定叛乱。
青衣的仇恨还没有解决,黄阁上商议着胜利的果实。
江河海洋太狭窄,君王的江山太轻贱。
秦始皇的权谋不值得谴责,张方平是无情的。
最终埋葬的是南溟的英雄之骨,谁又能悬挂着向北眺望?
不必去讨论事情的起因和结果,都让史官去评判吧。赏析:
这首诗以“忠义”为主题,赞扬了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们。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敌人的痛恨和对胜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对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