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哗何扰扰,一笑喜逢僧。
茶话留宾榻,莲经照佛灯。
宝山居胜地,星水透层冰。
有分诗缘里,何劳白眼憎。

【注释】

尘哗:尘土飞扬。何扰扰:为何如此吵闹。一笑喜逢僧:一开心便与僧人相遇。茶话:品茗谈心。留宾榻:设客坐的席子。莲经:佛经。宝山:佛教用语,比喻修行者所修之地。有分诗缘里:因缘分而成为朋友。白眼:对别人的不屑或轻视。憎:厌恶。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海珠寺时写下的。他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描绘了海珠寺的环境、气氛和僧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海珠寺的喜爱之情。

【赏析】

首联“尘哗何扰扰,一笑喜逢僧”,开篇即用“尘哗”二字点出环境的嘈杂,然而却在这喧闹之中,诗人竟能寻得一个宁静之所——笑迎着僧人而来。“一笑”,不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更显示出他超脱世俗的心态。“尘哗”一词虽为客观叙述,却饱含着诗人对于喧嚣的反感和对宁静的渴望。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在面对纷扰世事时的那份从容和超然,以及在短暂停留中的欢愉与满足,都通过这两个词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这种心态的转变,正是诗人在历经沧桑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颔联“茶话留宾榻,莲经照佛灯”,进一步描绘了海珠寺内的清幽氛围。诗人与僧人品茶论道,畅谈人生哲理;僧侣则手捧佛经,虔诚地照亮一盏盏佛灯。这里,“留宾榻”和“照佛灯”不仅是对寺院内陈设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具象化表现。它们象征着宁静与和谐,暗示着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一联中,“茶话”与“莲经”相映成趣,既展现出海珠寺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宝山居胜地,星水透层冰”则转向描写海珠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宝山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仙境;而那清澈见底的星河水面,仿佛镶嵌在冰封大地之上,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宝山”并非指真实的山峰,而是象征诗人心中的崇高理想与追求;“星水”则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这一联通过对海珠寺周围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境界之中,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尾联“有分诗缘里,何劳白眼憎”则是诗人对海珠寺的赞美与期许。他认为,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必定是因为彼此间有着深厚的缘分;而对于那些心存偏见、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诗人则无需过于在意。这里的“白眼”并非贬义词,而是对那些傲慢自大、目中无人者的委婉批评。诗人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凭借外在条件或地位来决定的。通过这一联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珠寺的独特风貌,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偏见的批判。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