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
注释: 高寓公(指唐珙)来信询问我的近况。我恰好跟随石斋先生,在大涤山筑讲坛,流连了一整天,就写下这首诗报信。 三山迷汉使,更起白云坛。 环佩天风满,旌旗海日残。 草侵群帝静,月度九霄寒。 惆怅乘鸾者,焚香独夜阑。 释义: 高寓公给我来信询问我的情况,我正和石头斋先生在大涤山建讲坛,流连了一整日,于是写这首诗回复他。 三座山迷失了汉朝的信使,更加建造了白云坛。 环佩声随风飘荡在空中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颔联写诗人在江边与友人话别。颈联用“暗”“明”两个动词,写景中寓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答案】 相逢班马鸣,三月出王京。 班马,指班固、贾谊等人的典故。班固、贾谊都是汉朝的大臣,被贬谪为郎官(皇帝的侍从官)。王京,古时称京都为王京。二月,古人认为万物皆生,所以二月称阳春。三月,古人认为万物皆成
【诗句释义】 冬日里,诗人跋涉至曹娥江。傍晚,在淹长的道上过夜,清晨起来,涉水渡过广宽的江流。 山峡中云雾缭绕,树木和草木都变得朦胧,江面上细雨纷纷,人们来来往往。 庙中神女祠的香火旺盛,江边渡口官员的船儿急驰,逆水而上真叫人高兴,思念着剡溪边的田地。 【译文】 傍晚时分,诗人在长道上宿夜;清晨起来,涉过宽广的曹娥江。 山峡中云雾缭绕,树木和草木都变得朦朦胧胧,江面细雨纷纷,人们来来往往。
注释: 仲春田居即事 其三:这是第三首描写春天田野的诗。 山樱荒馆静,岸柳荜门疏。夜雨深丹壑,春星动碧虚。 蓬蒿迟二仲,蘋藻吊三闾。叹息故人尽,无劳长者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象。前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山樱荒馆静”,意思是山中的樱花落满空寂的院落,寂静无声。这里的“荒馆”指的是荒废的别墅或山庄。而“静”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他看着满地的樱花,感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寒月 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翻译: 在寒月的照耀下, 江面被浓雾笼罩,与天相接仿佛融为一体。 高高的明月悬挂天际,将光芒洒向大地。 江河水面如同凝固的碧玉般清澈透底, 霜花映照着楼台的影子,宛如轻纱飘舞。 在茫茫的鱼海中,一群归雁划过天际, 龙沙之上,一枝梅花寄托着离人的思念。 汉代留下的古城堡依然存在,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春风吹蕙草,送汝出瑶台。” 春风轻轻拂过蕙草,仿佛是在将你送离高高的玉台。 - “来往常相并,飞鸣何所哀。” 我们曾经常常并肩而立,现在却只能远远地听你的叫声,心中感到无比的哀伤。 - “香泥新岁浅,绮户隔年开。” 你曾经在香软的泥土中嬉戏,那扇华丽的门窗也只在去年才打开。 - “况有高楼妇,交河戍未回。” 何况还有我这样的高楼之妇,远方的战士还未归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交河: - 注释:地名,可能是唐代的交河县,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 - 译文:在交河(可能指交河县)附近。 2. 乌啼征马动,曙色散滹沱: - 注释:清晨时分,听到乌鸦的叫声和马匹的嘶鸣声,曙光洒在滹沱河上。 - 译文:乌鸦的叫声和马匹的嘶鸣声,晨光洒在滹沱河上。 3. 海气通三岛,天风静九河: - 注释:海上的气息传遍了三个岛屿,天空中的风平息了九条河流。 - 译文
仲春田居即事其五 濠上思庄叟,缑山忆子乔。种鱼浮碧屿,相鹤问青霄。 大道随时隐,雄心向晚消。所悲虞夏没,无地著渔樵。 注释: - 濠上思庄叟:濠上指在濠水边上,庄叟即传说中的庄子,此处指庄子的隐居之地。 - 缑山忆子乔:缑山是传说中的仙山,子乔是西王母的侍女,此处表示向往与庄子相似的超脱生活。 - 种鱼浮碧屿:种鱼指的是在碧绿的水岛上种植的鱼,浮表示漂浮在水面上。 - 相鹤问青霄
《晚秋杂兴三首·其二》是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的诗作,描绘了一幅深具诗意的画面: 诗句原文与解析: - 太行东出拥神京:描述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象向东延伸,宛如拥抱着京城一样。这里用“拥”字形象地表现了太行的雄伟,同时暗指其对京城的守护作用。 - 古塞秋风右北平:提到古塞和秋风,展现了边塞的景色与秋天的气息。右北平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方位或地名,增添了地域色彩。 - 笙鹤已辞沧海使
注释: 1. 仲春田居即事其一:仲春,农历二月。田居,在田野间居住。即事,即景生情,即景成诗。 2. 闭关春草外,矫首白云端:紧闭门窗,不让外面的春草进入;抬头仰望,只见云朵飘过天边。 3. 行乐乘新霁,登台怯暮寒:趁着晴朗的天气去游乐,因为刚刚下过雨,所以害怕傍晚的寒冷。 4. 凿池栽菡萏,移榻近琅玕:挖掘池塘种植荷花,将床榻移近香木。 5. 偃仰悲生事,相思独夜阑:我仰头叹息,感叹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