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镇
【注释】 阶头露草珠盈缕:台阶上的露水沾湿了草叶。珠盈缕:形容露珠晶莹剔透。 门前促织分明语:蟋蟀在门口的土墙下叫着,声情分明。促织:指蟋蟀。 日午(wǔ)帘帷气已清:中午时分,窗帘帷幔上飘动着凉气。 香肌暗喜消残暑:肌肤因凉爽而感到舒适。 蚊蚋无声灯火冷,已将纨扇归巾褚(chǔ):蚊子和蚊子叫声没有声音了,蜡烛和灯烛都已熄灭,人们将纨(wán)扇收起来放在衣襟上。 更长便合促鸣机
咏西施 浣纱溪上浣纱女,野服山花照寒水。 含颦惨淡不胜愁,犹使东邻骇西里。 此诗首句描绘了浣纱女子在浣纱溪边浣纱的情景,展现了她的朴素之美。次句则通过“野服山花”和“寒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忧愁与不安。第三句通过“含颦惨淡不胜愁”,直接表达了她内心的忧愁之深。最后一句“犹使东邻骇西里”,进一步揭示了她的美丽不仅吸引了东邻居人,也使得西邻之人感到震惊
这首诗是南岳僧仲仁的墨画梅花诗,它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色彩。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世人画梅赋丹粉,山僧画梅匀水墨。——世人用红色的颜料画梅花,而山僧用水墨画梅花。 2. 浅笼深染起高低,烟胶翻在瑶华色。——浅处被罩上,深处被染上,烟雾中的色彩像玉石一样。 3. 寒枝鳞皴节目老,似战高风声淅沥。——寒冷的树枝上有鳞片般的皱纹,好像在战斗。 4. 三苞两朵笔不烦,全开半函如向日。——有三朵或两朵花
注释: 1 黄花长泛重阳酒:黄花即菊花,长泛指长久地盛开。重阳节时,人们常常喝菊花酒来庆祝。 2. 今日重阳花未有:今天的重阳节,还没有看到菊花盛开。 3. 莫伤节物此时非:不要因为现在不是重阳节而感到伤感,因为节日的本质是赏花和饮酒的乐趣。 4. 少陵已叹移栽后:唐代诗人杜甫曾经感叹自己的诗歌被迁移到其他地方后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风格。这里可能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对当前状况的不满。 5.
诗句释义: 1. 迢递长江表,崎岖青障间。 - “迢递”表示遥远;“青障”可能指山峦或自然障碍;“峥嵘峻岭”形容山势险峻。这句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壮阔景色与地势的险要。 2. 瑞草杂野卉,吐秀莫穷看。 - “瑞草”指的是珍稀或吉祥的植物;“吐秀”指生长、开花;“莫穷看”表示美丽到难以尽数。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稀有花草的赞美。 3. 馥郁谁与奇,细碎如等闲。 - “馥郁”通常用来形容芳香浓郁
【注释】 怀:思念。嵩: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高维神岳:意为崇高的神仙所在。峻极:极高。霄汉:指天空。信:实心。舍地:指登山处。庶:希望。观:景。垂檐:指亭上屋檐下垂。碧云低:指亭上屋檐下挂有像碧色一样颜色的帘子。带户:指屋瓦从房顶斜搭下来,形似带状。前山乱:指山上松树林立。愚公:即愚公谷。梦轻断:比喻梦境如烟,轻易就被现实打破。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永嘉郡守时
永嘉巡检张侍禁廨舍辟洞名黄石 下邳逋客赤松侣,兴薄云天寄廛市。 五世鸣钟不自矜,肯向人前进遗履。 素灵将倾赤精奋,羽翼当资天下士。 夜半殷勤授素书,历历商郊阪泉旨。 西过陈留得沛公,云蒸龙跃相因倚。 剪嬴倾项成帝业,庙谋胜算皆予起。 汉家明堂穷壮观,楹栋能收真杞梓。 清尘独步千载上,名实谁可继其美。 君家绪系出南阳,世服戎衣登禄仕。 凤毛益使家声振,新以七书见天子。 君居无事若山居
适南亭 适:到;南亭:地名,位于江南一带,为王献之的别墅。 子真埋照地: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字子真。他的书法,世人称之为“一笔书”,即一笔画成一幅字。据说他临终前还嘱咐儿子把笔埋起来,以免后人学坏书法。 千载委榛莽:指王献之死后千年,无人能识其字,只有埋在地下。 知音久未会,遗踪寂谁赏:王献之死后千年,没有知音欣赏他的书法。 华堂始基构:指王献之的儿子王凝之开始建造华丽的书房。 皂盖日来往: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的字数相同,都是七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虚怀湛秋水,拳石枕寒沙。 - “虚怀”指的是心胸宽广、无欲无求。 - “湛秋水”形容心境如秋天的水一样清澈、深沉。 - “拳石”指小石头。 - “枕”在这里是比喻,表示像枕头一样支撑着。 - “寒沙”形容沙子冷清、孤寂。 2. 上栽九节蒲,依倚复攲斜。 - “九节蒲”是一种植物,以其茎部有九个节而得名。 -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辨析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封人祝多子,患寡不患小”:封疆大吏祈求子孙繁衍,只担心人口太少而不在意人口太少;“林虑行且歌,自喜身已老”:在林虑山行走时唱歌,自得其乐,感到自己已经老了;“五月日可畏,不践门前道”:五月的太阳令人畏惧,不要践踏门前的道路;“北窗足虚闲,清风飒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