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俞
青龙江醉眠亭 酒担长轻六印腰,醉中一枕敌千朝。 兴亡藐比荣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潮。 清兴本应尘外得,香魂徒向水边招。 已闻佳士过从约,不为东风返画桡。 注释: 青龙江醉眠亭:即醉眠亭,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的龙井村附近,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隐居处。 酒担长轻六印腰:形容酒壶中的美酒,仿佛能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六印腰是宋代的一种酒器名,形似腰鼓,上有六个圆孔。 醉中一枕敌千朝:指在睡梦中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碧藓亭 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萦回修竹撩清影,刻画新诗绕翠筒。 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尝在,终拟为邻作醉翁。 逐句释义: - 潇洒阑干碧玉丛:形容栏杆周围绿意盎然,如同碧绿色的玉石丛生。 - 频来游赏似儿童:频繁地来到这个亭子里游玩,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 萦回修竹撩清影:曲折的竹林摇曳着清朗的影子,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注释】 谷帘泉:山名,在安徽寿县。 玉帘铺水半天垂:指瀑布如玉帘垂挂,水从高处落下。 行客:过路的旅客。 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曾任湖州长史,后隐居于苕溪旁的天柱峰下,著有《茶经》。 黼黻(fúfú):绣有龙纹的礼服和花纹的丝织品,比喻美好的事物。 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市。 珠玑:珍珠美玉。这里用来形容诗作的精美。 重来:再次来到这里。 可忍归:舍不得回去。 穷源登绝顶:攀登到最高处。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在注释中加入必要的关键词,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翻译: 1. 借问鸱夷与季鹰,五湖珍赏复谁曾? - 借问:询问。 - 鸱夷:传说中鸱鸟哺育小鸠后被扔入海中的神奇故事,此处指代传说中的隐士。 - 季鹰:季鹰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他以礼待贤,游历各国,因此有“季札”之称。 - 五湖:泛指太湖等五个湖泊。 - 珍赏:珍贵的欣赏
【注释】喜长老:指张继。四明:浙江宁波一带,古称鄞县(今宁波市)。钓竿无竹月空船,事去朱泾不记年:意思是说,因为自己没有竹子做钓竿,所以只能把月亮当作月亮来使用,而自己已经离开了朱泾多年,也不记得过去了多少年。一句弗由他物得,此心知与么人传:意思是说自己的心是自由的,不是受到任何限制的。王老:指唐代诗人王维。掉臂:形容洒脱豪放的样子。胡僧:指唐代僧人玄奘。玲珑岩:在浙江省宁波市北。石:指石头
五湖的居民感到生活多么宽裕,中秋佳节清秋的美景如同广寒宫。 在玉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几根白发,长虹背上倚靠栏杆。 栖鸦误听鸡鸣声,清晨啼叫后又住下;白露沾湿衣服又干又湿,借问姑苏胡完夫,忙碌的书卷和灯火共谁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胡完夫的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五湖人住觉天宽”,描绘了居住在五湖的人们感受到的生活的宽广无垠,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诗句释义】 1. 百尺苍坚穴翠岚,天痕非擘亦非镵。 注释:百尺高耸的洞穴藏于绿荫之中,天然生成的山岩上布满了苔藓。 赏析:这句诗通过“百尺苍坚穴翠岚”描绘出洞穴的高大和深邃,用“天痕非擘亦非镵”来表现山石的自然之美。 2. 先王图史谁分掌,后世疏慵不复探。 注释:古代的帝王们绘制的地图、历史记录,后人已经很少去翻阅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
若耶溪 十里澄溪溪上山,溪光无际照山颜。 天嫌俗眼寻常见,地惜群峰左右关。 蓬岛也应非海外,琼台争合贮人间。 维舟正欲踟蹰饮,坐见苍烟罩翠湾。 【注释】 若耶溪:指浙江若耶溪。唐张先《江南柳词》有“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句。 十里:指若耶溪两岸绵延十里。 溪上山:若耶溪流至山下,山色倒映在溪水中。 无际:无边无沿,没有边界。 天嫌:天意嫌弃。寻常:平常。 地惜:大地珍惜。群峰左右关
注释: 天池院:山名,在陕西周至县西北。 巉绝:高峻险峭。 沆瀣:古人认为天地间清气结成的露水,味如甘露,饮之可以延年益寿。 泥洹:佛教语,指成佛或得道。 千岩雨:形容雨点像千万颗岩石一样密集。 取次:随意,偶然。龙归:比喻隐去。 波澜:指风浪、波浪,这里指世事变化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天池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联写天池山的高峻险峭,峰顶的水潭清澈见底,旱季不干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月光清极向中秋,千古松陵此夜游”,意思是:月华皎洁如霜,正好是中秋之夜,在松陵古道上漫游。这二句诗中,“中秋”与“松陵”都是名词,“月华”、“中秋”“松陵”“月光”都是名词,“此夜游”为动词短语,“千古”是形容词,“浮生未有明年约”中的“浮生”和“明年”都是名词,“浅酌聊资到眼留”中的“浅酌”和“眼留”都是动词短语。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