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赏析】 派派泉,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寺附近。泉水自石壁中涌出,汇为一池。池水碧绿清澈,游鱼可数,池畔有石台、石磴,四周松柏苍翠,环境幽雅。泉旁古木参天,清泉潺潺,景色宜人。 派派,形容泉水的声音。泉水的源头来自万山头,它分成两支,上半部分分别流向不同的方向。泉水曲折地从山上流下,沿途洒下轻柔的水珠和细沙,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派派泉是一首诗歌的标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①莲花庵:寺庙名。②冷屋栖云:指僧人居处。③苔钱:指苔藓,一种青黑色的小草。④西方社里莲:佛教称净土为西方,此指莲花。⑤更:再次。⑥手种:亲手栽种。⑦西方:佛经所说极乐世界的简称。⑧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赏析】 《莲花庵》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亲手栽种莲花的情景。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素。 首句“冷屋栖云是几年”,点明时间。诗人用“冷”字形容房屋之冷僻
潭面摇光媚日华,水文倒影射檐牙。 倚阑如在云霄上,俯看萦风万雪花。 【注释】 下雪:下起大雪或小雪。潭面:池面。摇光:晃动的光芒。媚日华:形容太阳的光辉美丽。水文:指水中的波纹和水影。倒影:映入水中的影子。檐牙:屋檐像鸟张开的嘴巴一样翘起。倚阑:倚靠在栏杆上。如在云霄上:好像站在云端之上。萦风万雪花:风吹过水面形成的无数雪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面
【注释】 璎珞泉:泉水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花花结结净无尘,却笑庄严未是真。 五色明珠光照水,湛然清净本来身。 “花花结结”:形容水面上漂浮的莲花,像朵朵彩莲。 “净无尘”,指水中没有一丝杂质。 “庄严”,佛教语,意谓庄重、端庄。 “湛然清净”:意为清澈透明,纯洁无瑕,本就是佛身。 “五色明珠”:这里指五光十色的宝石。 “光照水”:指宝石在水中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五律进行赏析,注意从内容、语言、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澜溪”是诗的标题,点出本诗的写作对象,即作者要描写的是“澜溪”。 首联写“小溪”也有“怒涛翻”,这是以大观小。 颔联写“沧溟”始足观,意思是说只有沧海才值得观看,突出了“澜溪”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世事会心无广狭,可请君来此试观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之情。
安禅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 山头兀坐已忘年:形容人专心致志地修行,忘却了自己已经年迈。兀坐,意为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谈。忘年,表示忘却了自己的年龄,专注于修行。 咫尺孤云两角天:形容天空中的景象非常壮观,仿佛只有一小块地方(咫尺)的天空,但其中却有两朵巨大的云彩(两角)。 但有圆明真实在:意味着尽管外界的景色如此美妙,但内心的真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圆明,可能指的是圆形或明亮的事物
上雪潭三汲亭 上,登。 潭:指雪潭,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的滕王阁附近。 三汲亭:亭名,位于雪亭之上。 译文: 登上雪亭,我站在亭子上,眺望着远方的雪潭。 水面上的水花飞溅而出,突然之间洒满了整个天空,像是雪花一般纷披而下。 在云端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座山峰,它们在雪中矗立,就像仙人在剪裁雪花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在游览滕王阁时所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
注释:濯缨潭,在湖南省安乡县。山深地僻人稀到,很少有人到达这里。安得沧浪孺子歌,谁能唱出沧浪水的歌?缨上本无尘可濯,但缨上的灰尘却无法洗净。莫将止水强扬波,不要搅动止水让它荡漾起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沧浪濯缨潭的赞美。首联“山深地僻人稀到,安得沧浪孺子歌。”描绘了潭水的清幽以及无人欣赏的寂寥景象。颔联“缨上本无尘可濯,莫将止水强扬波。”写出了诗人对潭水清澈的赞叹
注释: 1. 门前黄叶断人行,寂历山房昼亦扃。 - 门前的黄叶已经断了,行人无法通行; - “寂历山房”是指僧人居住的山间小屋,这里形容其寂静无人打扰。 2.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笔自抄经。 - 稀疏的竹子和低矮的窗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 僧人独自坐在窗边,点燃熏香,专心地抄写佛经
【注释】 1.莲花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西海诸峰之一,海拔1864米。因峰顶有一巨石如莲瓣,故名。 2.风动云开净客颜:形容山峰在风的作用下,云雾散开后,显得格外清新美丽。 3.三千丈石锦烂斑:形容山峰上的岩石色彩斑斓,如同锦绣一般。 4.淤泥不是花开处:意指荷花生长的地方并非全是泥泞的淤泥,而是有清水之处。 5.擢出天河绿水间:形容山峰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犹如天宫一般。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