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极
【注释】游寒岩:指游历寒岩的山矾。“金玉其相”:形容山矾花如金似玉,色彩艳丽。一两花:指山矾花的数量不多。遐心(xiá xīn)空为尔兴嗟:远望山矾花时,不禁为之叹息,感叹自己的心境与山矾花一样高远而清雅。修敬:指对人恭敬有礼。江梅:指梅花。“只许”:只能允许。共一家:共同成为一家。 【译文】 山上的山矾花虽不太多,但颜色金黄,美丽动人。你那远望的姿态,令我不禁为之叹息,你的心境高远清雅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和理解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应认真阅读题干,在明确题意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语境及诗文内容来思考。本题要求考生填写与“松”相关的诗句,并写出其译文、注释和赏析。首先,要回顾相关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答案】 (1) 汇进群奸卒召戎,萌芽培养自熙丰 (2) 当时手植留遗爱,只有岩前十八公。注释:①汇进:混入。②熙
【注释】凤州:今陕西省凤县。蜀主函封遣使时:蜀主指后蜀皇帝孟昶。孟昶在位期间,曾派遣使者到凤州。芳根元自凤州移:凤州柳的根部原本生长在凤州(今陕西凤县),如今被移植到别的地方了。柔荑醁(tái)今安在:柔软的柳枝已经没有了,只剩下青黑色的枝条垂地。唯有:只有。 【赏析】《凤州柳》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柳以抒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点明所咏之柳原产于凤州,而今天却远移它处
青松路 致君尧舜事何难,投老钟山赋考槃。 愁杀天津桥上客,杜鹃声里两眉攒。 注释:青松路:指代诗人的住处。致君尧舜事何难,投老钟山赋考槃:意指君王治理国家的事情并不困难,我将在钟山隐居赋诗。愁杀天津桥上客,杜鹃声里两眉攒:指代那些在天津桥上徘徊的游客们因为听到杜鹃啼叫而愁苦不已,而诗人则因为看到杜鹃啼叫的景象而皱眉。赏析:此诗以“致君尧舜事何难”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君王治理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注释:黄瑶白璧点缀着幽花,珍重高人为叹嗟(感叹)。织女横河,溪月堕,杯盘狼籍,水仙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寒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黄瑶白璧点缀着幽花、织女横河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寒岩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寒岩的魅力。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珍重高人为叹嗟这样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寒岩的珍爱之情。最后,诗中的杯盘狼籍
【注释】五详三覆:五次审问,三次复核。始施刑:开始执行判决。兰膏:指灯草,用以照明。决囚灯:用灯草来照明审讯犯人。 这首诗是杜甫在狱中写的,反映了当时司法不公和监狱黑暗的状况。全诗如下: 决囚灯 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 可惜当年杀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 【赏析】这是一首狱中诗,写诗人在狱中所见到的种种情况,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首句“五详三覆始施刑”,意思是说经过五次审问
注释: 周文懿公,字元亮,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曾祖父。他在逍遥社里教书,太极图是他用来教学的法宝。 欲验个中真动静,终朝临水对庐山:想要验证一下其中的真与假,整天面对着庐山的水流。 赏析: 这是一首写周文懿公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他逍遥自在地在逍遥社里教书育人;次句写他用太极图来讲解道理,教导学生,使学生们受益匪浅;第三句写他喜欢面对庐山的水流,以水的动态来印证自己的学说,以此来验证自己学说的真假
【注释】 樊:围栏。寒烟:指坟上的草木在冬天凋零,只剩下枯枝败叶,没有生机。 石麒麟(qióng):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狮子而小,全身为石制,四足有角,尾毛卷曲如狮鬃,头生一角。 肘騣膊(bó):指麒麟的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墓中出土的石麒麟,通过对其形象、姿态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古往今来的贤人志士的怀念之情。 首句“短樊长堑起寒烟”,描写石麒麟的外形与所处的环境
南烛草木:以南烛草比喻人。 驻采还年:驻留采撷南烛草的工夫,返老还童。枉费功:徒然耗费心力。仙方石䭀:指长生不老的仙方。无消息:没有消息。南烛垂珠颗颗红:形容南烛草生长旺盛,像颗颗珍珠一样红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南烛草木的生长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南烛草木象征着人的生命力和青春,而诗人却无法通过驻采还年的方法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只能白白浪费了时间和努力。同时
注释:子丹进馔,指为子丹准备饭菜。色微黄,指饭菜颜色微黄,可能是用黄豆粉炒制的。仙老调胹,指用仙人的老办法调制五和糁,有禁方,即有特殊的配方。五和糁是一种以多种粮食为原料制成的美食,其中包含黄豆、红豆、绿豆等五种豆类,加上糯米、红糖等五味。奇无处觅,意思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寻找到这种美食。榠楂,一种水果,也称作山楂。新熟压枝香,意思是刚成熟的榠楂散发出阵阵香味,仿佛压在树枝上的果实。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