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孟
诗句原文: 珊瑚花发客疑真。 翻译:珊瑚树开花,游客怀疑是真花。 注释: -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常用于装饰。 - 花发:花朵开放。 - 客:游客。 - 疑真:怀疑这是真的花。 赏析: 程师孟的《句·珊瑚花发客疑真》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珊瑚花开的景象。诗中“珊瑚花发客疑真”一句,通过描绘游客看到珊瑚花开时的疑惑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游客的关切
【注释】 谁家:何处。梵王宫,即梵天宫,指神仙洞府。桐树花蕊,桑树花苞,都是红色的。次第:依次,一个跟着一个。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谁家”二字,暗藏“仙家”两字,是说谁家楼台?诗人没有正面回答,却用“梵王宫”三字作了解答。“梵王宫”,即神仙的洞府。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楼台比作仙家,使读者对这栋楼台产生了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梧桐花开了,桑树也开花了,一簇簇
【注释】: 江山:指国家。长生境:长生不老的仙境。城郭:城池,即都市。极乐坊:佛教用语,指修行者所居之地。 【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描写了秋天江边的典型景色,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后四句则通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难未复的忧虑。全诗感情饱满,悲壮苍凉,有强烈的现实性
注释:亭子是新近建成的,被命名为狮子;人们曾把旧时的隐士比作龙头。 赏析:《题张中丞庙》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这首诗是作者为张巡、许远等人建的祠堂所写的一篇祭文,歌颂了他们在安史之乱中誓死保卫睢阳城的英勇事迹。诗共五节,这里选的是第一、二两节。 “其十七”是指第二首绝句中的第十七句。 亭,即驿亭。 新成,指新建不久,刚完工的样子。 号,命名的意思。 狮子
注释:你得到的东西一般都很潇洒(指诗),就像乌龟的形状,而人却像仙鹤送来的书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手法来写“物”。首句“收得”二字,既形容所收物品之不凡,也表现了主人对物品的喜爱之情;次句则以“龟形”喻其外形,以“鹤书”喻其内容,都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所收物品的特点。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流畅,寓意深远
【诗句释义】 海上的风流是指海风。荔枝国,指中国南方的荔枝产地,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适宜荔枝的生长,所以被称为“荔枝国”。人间潇洒指的是菊花天,形容秋天的景象。 【译文】 海上的海风清新宜人,人间的菊花盛开美丽迷人。 【注释】 海上风情:海风。 荔枝国:中国的南方地区因盛产荔枝而得名。 人间潇洒:形容秋天景象优美。 菊花天:指秋天的菊花开放时,天空湛蓝、空气清新。 【赏析】
注释 1. 其二十一:这是第21首诗。 2. 日:每天,指白天。 3. 须到:必须等到 4. 点灯:点亮灯火,这里指晚上工作。 5. 长:经常 6. 赏析:诗人用“日”和“夜”来描绘他日夜不停的工作。“其二十一”可能是他的号,表明了诗人勤奋好学的态度
注释:在岩云院中,烧着香,焚香的烟雾缭绕。花盛开在莎罗海山之中,春意盎然。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里,在岩云院里焚香的场景。诗中的“香”和“烟”两个关键词,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描写花香和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山上的积雪自古以来就很多,这座寺庙自从兴建后就有了遗风。 赏析:首句是说山自昔来多积雪,这是从自然现象入手,写山的景色。次句是从人文景观着手,写寺庙的遗迹。“多”字突出了山的特点。这两句诗写出了山与寺的特点,使整个画面生动、具体起来
注释翻译: 欧冶池塘在晴天显得波光闪烁,越王的山寺在早晨显得玲珑剔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地方的美丽景色:欧冶池塘和越王山寺。欧冶池塘是一个人工湖,因为古代有名的铸剑师欧冶子就在这里铸剑而得名。而越王山寺则位于浙江绍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刹。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这两个地方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