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
【注释】: “田畴”:农田。 “十分苗”:庄稼长势很好,收成丰美。 “逢人意气骄”:遇到人们总是态度傲慢、自以为是。 “不问神祠赛箫鼓”:不问祭祀神祠,只赛吹箫击鼓之类的民间文娱活动。 “君臣有道四时调”:君臣之间有道义,社会就和谐;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处理得好,四时自然协调。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农民的自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思想感情。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农村景象,通过对比描写
【注释】 朝家宽诏年年下:朝廷颁布了宽大的诏令,每年都有。 天上秋阳日日明:天空中秋天的阳光天天都是明亮的。 租税入官公事了:把租税都交到了官府里,一切公事都办完了。 壤歌递与子孙赓(gēng):把土歌传下去给子孙们传唱。赓,继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写的,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战乱造成的破坏尚未恢复,人民生活还很困苦,因此诗人以“老农”自比,抒发了忧国的情怀。
根据您提供的网页内容,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名为《再和前韵·猛士相逢亦破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猛士相逢亦破颜:描述英勇的战士在相遇时,尽管面临挑战或危险,却能够以豪迈的心态面对困难,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2. 恰如组练壮师干:比喻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样,整齐划一且充满力量。 3. 谁令野宿三更月:指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人的命令或帮助
诗句原文: 我家门户潇洒侯,渭川千亩封君俦。 自应秀气到儿女,骨格凛凛含清秋。 向来玉立蹄轮道,已解使人除热恼。 事君为取冰雪清,岂是与君相媚好。 译文: 我家的门户非常优雅,拥有宽广的庭院和肥沃的土地。我的父亲像渭河之畔的山峦一样稳固,他的子女也继承了这种品质。他们的骨骼坚定,散发出清冷的光芒,仿佛秋天的风。我的父亲曾经驾驶着马车在道路上驰骋,现在他可以解除人们的疲劳和烦恼
为觅梢头一点酸,缥枝红萼谩阑干。 东君已误当时约,犹敛幽芳待岁寒。 注释: - 为觅:寻找。梢头:树枝的顶端。 - 一点酸:指梅花的花朵虽然稀少,但仍然有那么一点酸涩的香味。缥枝红萼:形容梅花颜色斑斓、娇艳欲滴。 - 漫栏干:在栏杆旁徘徊观望。 - 东君:古代对春天的称呼,这里指春风或春光。 - 误:错过,耽误。 - 犹:仍然,还。 - 敛:收敛,收拢。 - 待:等待,期盼。 - 岁寒
注释:是谁记录天宫的织女谪降到人间的时候?她曾经夸口能够招致古代的孔子。现在天上的秋天已经很短了,不要接近牛郎星听它喔咿的声音。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至顺二年(1330年),和粹伯是诗人的朋友,他们一同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在游览中,他们欣赏了许多自然风光。这首诗是和粹伯游览庐山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谁纪天孙谪堕时”,诗人首先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开篇,天宫的织女被谪落到凡间
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阴阳持权或赢缩,运气循环更剥复。 忽然寒气袭重裘,原来好雨散平陆。 登高不觉屐齿折,索酒仍催葛巾漉。 萧条贫居马为二,瑟缩冻坐龟藏六。 挥毫谩诧句中眼,对案常逢食无肉。 未谋南亩五百弓,浪说朱轮三十辐。 且欣膏润入郊原,为拯黔黎出沟渎。 敢将固陋测帝心,概想生灵皆子育。 我将春欲放草木叶,成岁先须天地肃。 伊余平生贪静胜,有此一廛从穆卜。 应怜此地久憔悴,端向吾庐增煜煜。
注释: 老农十首 其一:雨带好风匀净绿,云开暖日染娇黄。 今年不识农家苦,总把阴晴属上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春雨和太阳的诗。它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绿色,阳光也温暖地照在大地上来。诗人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知道他们今年的收成可能会受到雨水和阳光的影响。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将一切归因于天意
```plaintext爱花不厌百回看,细数香须定若干。 莫怨东风消息早,为凭佳句唤司寒。 ``` 译文: 我喜爱花儿从不厌倦反复观看,仔细计数香味需要多少次尝试。 不要怨恨春风的消息来得早,为了借助优美的诗句来呼唤寒冷的司命。 注释: - 爱花(喜欢花朵):指喜爱欣赏花卉的美丽和芳香。 - 不厌(不感到厌烦):形容对某事物或某种经历的喜好程度极高,即使重复多次也乐此不疲。 - 百回看
【注释】 常时:平常的时候。泪雨久涟洳:眼泪如雨,长久不绝。准拟晴窗叫勃姑(bó jū):打算在晴朗的窗户里呼唤娇妻。勃姑:古乐府曲名,这里代指妻子。报答月华思善画:用月亮的美丽来表达思念之情。便和风露入新图:将风露之美融入新的作品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七言律诗。诗人把七夕之夜的浪漫与美好,通过自己的想象,形象地表现出来。全诗四句,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感人,构思巧妙,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