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
注释: 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掀髯一笑万事空,细读君诗倒醽醁。 解释:展开胡须一笑,一切烦恼都消失了;细细品读你写的诗,如同喝到美酒一样让人陶醉。 译文: 掀髯一笑万事空,细读君诗倒醽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次翁士秀喜雪长咏》。全诗共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喜悦之情的理解和赞赏。 首句“掀髯一笑万事空”,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画面,通过“掀髯一笑”这个动作
【注释】 幽姿:优美的体态,指女子。 健骨两相看:形容女子的体态健美。两相看:相互映照。 二绝句: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二首,为《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好学纫兰:指女子学习文绣,缝制衣服。纫兰,缝纫。楚佩:古代一种装饰品,用贝壳或玉石制成,中间有孔以系带。 琼琚:美玉名。端可胜金寒:形容珍贵无比,可以胜过黄金。 【赏析】
注释:在天上与和粹伯相遇,真是一点尘世的烦恼都没有。不要认为人世间的感情是高深莫测的真情。深闺中的儿女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是因为七夕才嫉妒人的。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上半首“天上相逢绝点尘,莫将世态测高真。”写与和粹伯在天上相遇,感叹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下半首“深闺儿女传闻误,见说秋期便妒人。”写深闺里的儿女们听闻此事后,误以为是在七夕相会而产生嫉妒之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①宽平:宽厚。②有功:有功劳,此指文治武功。③建安风:指汉末曹操的文学成就,曹操是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④邦人:一国之人。⑤金钟釂(chí):酒器名。⑥君侯:对人的尊称。⑦圣一中:圣明公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当时苏舜钦任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他与张方平、梅尧臣等人同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诗中的“侍郎”即张方平的官职。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联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其三中,盛德由来自邈绵,偃王功德至今传。这句诗的大意是说,伟大的德行源自遥远的古代,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所传颂。朱弓赤矢符嘉瑞,留得阴功不计年。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朱红色的弓箭和红色的箭作为吉祥的象征,留下了那些默默无闻却有益的功绩,而不去计较它们持续的时间。 下面将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进行一一对应: 1. 盛德由来自邈绵: - 盛德:指伟大的德行。 - 自:从……开始。 -
【注释】 雅歌:高雅的歌声。字字:句句,每句。巧安排:精心地加以安排。治道:治国之道。抉猊:用猛兽来猎取野兽。奔骥:骏马。大书深刻著悬崖:在悬崖上题刻着深深的文字。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皇帝英明、治理有方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治理国家能力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雅歌字字巧安排”,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优雅的歌声中,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地安排。这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注释:骚人岂能甘于做腐儒酸涩,清逸之气可以凌空而起。东阁如今诗兴勃然,韩愈豪放不似陶渊明恬淡闲适。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后的作品。前两句写诗人的傲岸风骨,表现了诗人不甘寂寞、不甘平庸、不甘沉沦的精神;第三句写自己诗兴大发,有如古人韩愈和陶渊明;第四句则暗指自己的作品,意在说明自己的作品与韩、陶相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正白深黄态自浓,不将红粉作华容。却疑洛浦波心见,合向瑶台月下逢。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正白深黄态自浓”:此句描绘了水仙花朵的颜色和状态。"正白"指的是水仙花的颜色,即白色;"深黄"则形容其颜色深沉,带有金色的色调。这种描述不仅让人联想到水仙的纯净和高雅,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2. “不将红粉作华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水仙花独特美的认可和赞美
注释:槐树下的鼎,虚位以待贤能之士,侧席而求。寇恂已应难留,不如让年老的黄发之人占住最上面的官位。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古喻今,对当代人进行了讽刺。诗人借用了古代名将寇恂的故事来比喻当今朝廷中一些官员,他们虽然有才能但得不到重视和重用,只能屈居次等地位。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那些真正有才能却不得其用的人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
注释:在愁苦之时,与叔武相对而坐,疾病缠身之际,也要看对方。喜怒哀乐都被忘于脑后,不是有意为之。从今以后,我们的交情超越了世俗的形迹之外,只因为羞对冰清玉洁般的你,让你感到寒冷。 赏析:此诗为作者与叔武相遇后的即兴之作,抒发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叔武深深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深深喜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