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诗句输出: 柴桑衰晚爱吾庐 三径归来手自锄。 译文: 我自长沙返回,在东西轩种下了兰竹。调官京师逾年而归,兰竹皆已衰败。我对此感到遗憾和感伤,写下了这首诗。 关键词注释: 1. 柴桑:指作者的故乡,位于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2. 衰晚:形容年龄渐长,体力或精力衰减。 3. 爱吾庐:珍视自己的家园,表达了对家的深厚情感。 4. 三径:指三条通往家的小径,常用以比喻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枕书无寐首空搔”,意思是说,在枕头上读书,因为夜深人静不能入睡,只好用手指头轻轻抓头皮,试图驱散头脑里的烦乱和困倦。 第二句“万窍嘘风正怒号”,描绘了夜晚大风呼啸的景象。万窍,指无数洞穴,这里形容夜晚的各种声响;嘘风,形容风声呼啸;正怒号,表示风势强烈,好像在愤怒地吼叫。 第三句“雪意浮空迷远目”,描绘了雪花飘落在空中
【解析】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天宁节》。天宁节,即皇帝生日。这首诗是诗人在为皇帝祝寿时所作的一首祝寿诗。首联写景:祥云缭绕,好像树木开光;瑞霭弥漫,好似瑶台映辉。“玉陛”,指天子所居之处。“风闲”,指风和气清、悠闲自得。“彩绶”,指五彩丝绳,古代帝王常系于腰际以示尊贵。“兽炉”,古代铜制香炉,形似兽头,故名。“珠囊”,盛香料的玉盒。颔联写物:彩鸾飞过,飘带随风飘舞,彩凤掠过,羽毛随风飘扬
和李倅游武夷 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 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 注释: 浓淡烟鬟半雨晴: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峰,宛如女子的发髻。 溪光初借晚霞明:山中的溪水在傍晚时分被晚霞映照得更加明亮。 螯头涌出三峰秀:指武夷山中九曲溪流从三座山峰中穿行而出,水流激荡时如同龙首(即龙头)喷薄而出,显得十分壮观。 天汉融成一鉴清
乌樯风缆欲飞飏,拍岸惊涛挽不前。 曲浦涨沙仍积冻,疏林斜日自生烟。 崎嵚道路真堪笑,放浪江湖已判年。 一枕昼眠无好梦,空惭边老腹便便。 【注释】 乌樯:黑色的船。樯,桅杆。 飏:飘扬。 拍岸:拍打着岸边的波浪。 崎嵚(qī qīn):高峻不平貌。 堪笑:可笑、可讥。 放浪:放荡、不受世俗拘束。 一枕:即“一枕书”。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海边度过的日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感慨。
次韵安礼见寄 末俗相看老尚新,交游千里更谁亲。 萧条身世聊安分,迂阔行藏懒徇人。 宦路竞羞关柝吏,劳生谁息利名身。 我惭抱瓮无机械,幽兴惟思水石滨。 注释: 1. 末俗相看老尚新:指社会风气浮躁多变,人们往往追求新鲜的事物,不顾及传统和道德。 2. 交游:结交朋友。万里之遥的友情是否值得珍惜,这是一个问题。 3. 萧条:寂寞冷清;孤寂冷落。聊:姑且,勉强。安分:安心本分,不妄为。 4. 迂阔
【注释】 骎骎:勤勉。尘:尘土,喻官场。直道:正道,指为国为民着想的正当途径。谋身:谋求自身。靖节: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婴世网:纠缠于世俗。漫郎:闲散的人。何意:怎么,岂料。风惊骇浪:狂风卷起巨浪。潜鳞伏:鱼在水中潜伏不现。湾矶:江边岩石。竹隐:竹影。湾矶翠羽:青翠羽毛。杖藜:拐杖。蜡屐(jī):用蜡涂成的鞋。潺湲(chuān yuán):水流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归田以后写的
和张倅行县 江浮叠巘弄清辉,云外冥鸿江上归。 击目自多幽兴在,挥毫时见彩笺飞。 应愁零雨侵星驾,好为援戈却晚晖。 帝室正须调鼎鼐,勒移寄语不须讥。 注释: 1. 江浮叠巘弄清辉:山峦重叠的岷江,水清澄波光粼粼。 2. 云外冥鸿江上归:大雁在高空中飞翔,仿佛在天空之外,它们在长江上归来。 3. 击目自多幽兴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 4. 挥毫时见彩笺飞
冬寒两齿忽觉动摇因成书怀 冬天的寒冷让我突然感到牙齿松动,于是我写下了这首诗。 未年三十发先雕,岁晚俄惊两齿摇 我三十岁的时候,头发就已经变白了,到了晚年,我的牙齿竟然也开始松动了。 都为疏慵成计拙,直缘衰病觉形焦 这都是因为我懒惰导致的,因为我年纪大了,身体虚弱,所以感到身体变得憔悴。 连经宿雨重裘冷,旋煮藜羹野兴饶 连续几天的下雨使得我的棉袍又湿又冷,于是我决定煮一些藜菜来解馋。
【注释】 汴:指汴水,即古黄河。汴上,泛指黄河之上。行云曳白衣:比喻云彩如衣白裳的仙女。半衔晴日:半遮着太阳。林扉:树林中的小门。盘花落雁惊还起:指花瓣飘落,惊动了飞雁而重新起飞。啄食饥乌:指饥饿的乌鸦在寻找食物。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榆荚青钱飘散已尽,月光下的小河波光粼粼环绕。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兼而有之。诗人先以天边云彩的洁白和美丽,衬托出黄河之上的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