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之奇
【注释】 通羊:山名。在今陕西省境内,因产美酒而得名。爱山堂:指诗人的别墅。九:诗篇第九。宗英:指宗室贵族。出尘:超脱尘世。文章:指文才和诗作。《诗经·大雅·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匪解,以赫厥灵。上帝既命,侯于周服。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阿,乃且在矣!”政事:指治国之道。复:还、再。见:出现。何人:有谁能? 赏析: 此为七律中的第五首,与前四首同咏一物
【注释】韶:舜帝的乐师,相传善于弹琴。昌黎:唐代诗人韩愈的号。系缆:系船。双阙:指皇宫的门楼。致君尧舜:为帝王效法尧、舜。想像:想象。闻韶:听《韶》乐。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联“当日昌黎系缆初,曾瞻双阙整冠裾。”意思是说当年我(韩愈)在昌黎的时候,曾经登上过长安城,看到那高高的宫门楼,穿着整齐的衣服
【注释】 役役:奔波劳碌。如椽:形容笔大而有力。苍崖(qiá):青色的山崖。 【译文】 奔波劳累,厌倦了客居的生活,偶然遇到佳节,得以闲暇出游;请用有力的笔为我在青山的悬崖上题名作记吧。 【赏析】 《水西示刘尉》是唐代诗人岑参在任安西节度使府参谋时写的,诗中表达了他游山玩水时的愉快心情。“役役尘埃”句写自己因公务而奔波劳碌,厌倦了客居生活。“偶逢佳节”句写偶然遇到节令,得到闲适的机会
【注释】: 1、爱山堂:诗人自题其居所。五,指诗的第5首。 2、通羊好:山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东南。 3、烟霞冰玉间:山中云雾缭绕,如冰雪晶莹,色彩斑斓。 4、不须乘羽驾:不要乘坐飞禽。 5、翠屏山:地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东南,为延河与无定河交汇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山水小品。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事铺陈雕饰,而是抓住最精彩的一笔,以简括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注释】 重湖:即重湖叠巘,指洞庭湖。 宫亭、彭蠡:皆为地名。彭蠡,今江西波阳县南鄱阳湖。 接扬澜:与大浪相接连。扬澜,扬起的波浪。 六月寒:六月里天气冷,指夏天风大。 老僧:佛门中人称僧人为“老僧”。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赏析】 《重湖阁》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该诗描写了洞庭湖畔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之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理解每个选项所给诗句的意思。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句子进行赏析。 “我爱通羊好”,这是全诗第一句,是全诗的总领,诗人爱山之情由这一句总起。 “山深不染尘”意思是:山上的景色深远而幽静,没有一点杂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
【注释】 ①通羊:地名。 ②锦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成都时写下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成都的热爱之情。首句“我爱通羊好”,直接点明自己喜爱通江(古称通羊)这个好地方;次句“楼高入锦城”,则写通江县城之高,直入成都城中的景象。这两句一写景、一叙事,勾勒出一幅通江县城高楼耸立、直插成都的图景。第三句,“青山常在眼”,写远眺成都城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总萦绕在眼前
【注释】 爱山堂:作者的别墅名。通羊好:指通羊山。环回云水间:形容山峦环绕,水流回旋。重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层峦叠嶂。翠屏山:形容山美如画。 译文:我喜欢通羊山的美丽景色,山峦环绕,云雾缭绕,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通过对通羊山美景的描绘,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我爱通羊好”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通羊山的喜爱之情。次句通过“环回云水间”的描绘
注释:我喜欢通羊的山好,双泉就在咫尺之间。 不必寻找谢灵运的登山鞋,就可以走进九宫山。 赏析:诗人通过“我爱通羊好,双泉咫尺间。”两句诗表达了对通羊山的热爱。而后面的“不须寻谢屐,步入九宫山”则表达了他无需寻觅谢灵运的登山鞋,即可直接踏入九宫山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我爱的是通羊,那里有美丽的山川。青山就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安家落户。在白云深处搭起帐篷,聆听玉泉的潺潺流淌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首句“我爱通羊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通羊的喜爱。后两句则描绘了通羊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通过对比“青山便是城”与“一碗玉泉声”,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