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摰
【注释】 贵池亭:在安徽当涂县。蹈韵:即步韵,是唐代的一种文体,即应制诗。贵池:指贵池县。 【赏析】 《题贵池亭次蹈韵二首》,是诗人王驾于天宝五年(746)初夏所作。当时诗人因得罪肃宗被贬为巴州刺史,途经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作此纪游诗以自娱。 “一夜山南雪,清寒江上州。”开篇就点明了时令和地点。“山南雪”,即山南的积雪。“清寒”,即寒冷。这两句诗,写贵池的景色,突出了一个“清”字
爆竹惊山鬼,雕幡戴楚冠。 译文:爆竹声中惊动了山林中的鬼神,彩旗飘扬如同戴着楚国的官帽,表示哀悼逝去的君王或先祖。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丙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丙子年;三首,即第三首;第二首;“爆竹”是古代一种燃放的鞭炮;“惊”,使……吃惊;“山鬼”,山林中的鬼怪;“雕幡”,指彩帜、旗帜;“戴楚冠”,戴楚国式的帽子;“楚冠”,指楚国式样的帽子;“祝延千岁酒”,祭祀时向神灵敬献美酒以祈求长寿
【注释】 和吴端甫书怀:即作诗给吴端甫。端甫,即吴端甫(1657—1732),字子远,号东山,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曾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职,工诗文,有《东山集》。 旧学惊心:旧时学问,令人惊心动魄。 穷居惜鬓华:在僻静处居住,珍惜自己的年华。 诗书:指文学和书籍。 净几:干净的书桌。 水竹:形容清幽的环境。 邻家:邻居。 霜雪:喻指艰难困厄的生活。 巴西梦:指仕途得意的幻想。 风波
【注释】 1. 瑞历开三朔:指农历的新年。元日,即元旦。 2. 祥风验八方:指祥和之风遍及四方。 3. 年华恨催老:岁月流逝,让人感到遗憾而衰老。 4. 节物喜随乡:节日物品随着家乡的变化而变化。 5. 郁垒须时设:传说中用来防止鬼怪、驱逐邪恶的木人,在新年时要设置。 6. 屠苏独后尝:屠苏酒是古人新年饮用的饮品,独自品尝。 7. 佳辰谁与醉:在美好的时光里,有谁能与我一同畅饮? 8. 故溪
诗词赏析 诗句: 小驷送钱中道,老马久劳力,主人真寡情。知非换妾去,颇作恋轩鸣。楚豆不为薄,江刍无限生。诚能怀旧德,时借尔山行。 译文: 小马车送钱在路上,老马已久劳累,主人才真的不厚道。知道不是要换妾,却仍然恋着车鸣。楚地的豆子并不稀薄,江边的草无穷无尽。若能真心怀念旧日恩德,时时借用你的山来行走。 注释: - 小驷送钱中道:这里指的是一辆小马车载着金钱在途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相关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对比理解即可。 “早行寄田七”,首联写诗人清晨早起赶路时的情景。鞍马三更梦,意思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梦见自己正骑着马赶着路。江湖万里心,意思是诗人想到离家很远的家乡和自己的故乡。辨途听犬吠,意思是诗人在赶路过程中听到远处传来犬吠声,辨认出道路
丙子元日三首 其三 遥想千冠佩,朝元太极天。 遥想:思念,回想。千冠:指帝王的仪仗队和服饰。朝元太极天:指在太极殿接受皇帝的祭祀。朝元是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鸣鞘开殿户,索扇起炉烟。 鸣鞘:打开鞘口。索扇:收起扇子。起炉烟:指点燃香炉中的香烟。 庆事通祥表,和声入乐悬。 庆事:指庆祝的事情。通祥表:指通过祭祀来祈求吉祥如意。和声:声音和谐。乐悬:悬挂的乐器。 江湖祝尧意,仁寿万斯年。 江湖
【诗句注释】 常慕诗之学,今逢将者才:常羡慕作诗的学问,今天却碰上了一位有才能的将领。 讽吟真嘬炙,畏默若衔枚:讽刺吟诵真是美味佳肴,谨慎沉默就像口中含着枚子一样。 天地秋风老,江湖醉梦回:天地间秋风已经萧瑟,江水和湖面也像醉汉一样昏昏欲睡。 韶英方合奏,难使击辕陪:美好的韶光正在绽放,却不能让我来伴奏。 【译文】 常羡慕写诗的技艺,今天却遇上了有才能的将领。 讽刺吟诵真是美味佳肴
【解析】 此为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计希颜告别,远游他乡的情景;颔联写计希颜在家乡的名声,颈联写计希颜离开巴峡后的情景;尾联写诗人对计希颜的祝愿。 【答案】 (1)“翩翩”:形容人行步轻快的样子。“飞鸣处”:指丹穴山。“丹穴”指传说中的仙山。 (2)“高堂”:指计希颜的家,也借指计希颜本人。“日夜心”,指计希颜时时挂心。 (3)“春风”二句:写计希颜离别故乡,踏上旅途,清晨从巴峡出发
这首诗的翻译是:鱼味年年美,何须问旧池。 江山清不改,陵谷变难知。 节物惊冬至,萧条使客悲。 谪仙游赏地,空有白猿诗。 注释:鱼味甘美,每年都有,又何必去询问那个已经废弃的池子呢? 江山清新不改,但是陵丘的变化难以知晓。 节令到了冬至,令人感到寒冷,使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悲哀。 李白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他写下了一首《题贵池郡新馆》一诗:“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