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诗句释义: - 当机一句玉珊珊:形容事物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美丽和精致。 - 内外玲珑溢目寒:形容事物的外观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无漏国中曾不住:形容事物在无形之中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 月华影里见应难:形容事物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神秘和独特。 译文: 这首诗通过对“玉珊珊”这个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内外兼修的美,不仅外形吸引人,而且内在也有着不凡的品质。通过“内外玲珑溢目寒”的描述
枯树云弃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沉沉寒水如何渡,月夜金鸡报五更。 注释: - 枯树云弃叶(枯树如弃置的树叶一般,形容树木已经枯萎) - 凋梅雪作花(凋谢的梅花仿佛化作了雪花) - 击桐成木响(敲打桐木可以发出声音) - 蘸雪吃冬瓜(蘸着雪吃冬瓜) - 长天秋水(漫长的天空和秋天的水) - 孤鹜落霞(孤独的鸭子在落日中) - 沉沉寒水如何渡
【注释】 《颂古》是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相和曲》是汉鼓吹曲的一类。“颂古”即咏古,指歌颂前代圣贤或古代事物。 灵明:佛家称人的本性为“灵”,称宇宙万物为“明”。 大辩:指佛家所说的“般若之智”。“还若讷”:语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是何言也?”孔子认为,好说漂亮话、装得好看、对人恭敬讨好,都是虚伪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和尚的见闻
【注释】颂古:赞颂古代的事物,指咏梅。未发:尚未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在百花尚未盛开,寒梅就先于百花开放了。作者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性,赞美了古人高洁坚贞的精神风貌。 “群芳未放梅花早”,首句开门见山地写出了梅花的特点。接着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梅花的特性。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下面三句都是围绕这两个特点来写的。“万木凋零柏转奇”,这句的意思是其他树木都凋零了,只有柏树特别奇怪
注释:拾得疏慵,意为拾得和尚不勤快,觉晓,意指天刚亮。寒山懒惰,意指寒山寺的和尚不勤快,不知归,意指他们没有回家。声前一句圆音美,意为声音中有一种美妙的圆形音符。物外三山片月辉,意为在外界的景色中,只有三座山和一片月亮发出光芒。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诗中所描绘的拾得和尚、寒山寺的和尚以及周围的山水环境,都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
释义: 回到家中难道只坐在碧云床上,出门时不行走在青草地。 南北东西原本都自由,他哪里会向背逃避。 注释: 1. 归家岂坐碧云床:回到家中难道只坐在碧云床上? 2. 出户不行青草地:出门时不行走在青草地。 3. 南北东西本自由:南北东西原本都自由。 4. 渠无向背那回避:他哪里会向背逃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归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首句写回家后的生活状态
【注释】 颂古:指唐代杜甫《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 岩脱:山崖。 云千顷:形容山高,云雾缭绕如千顷一般。 户内殊无半夜灯:意思是家中没有灯火通明。 危峦:高耸而险峻的山岭。 暮天:傍晚的天空。 斜照:夕阳的照射。 碧层层:形容晚霞的色彩斑斓,层叠有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一生坎坷,漂泊江湖,历尽艰辛,晚年更是流落西南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诗中多流露出一种凄凉、悲怆之感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月亮的香气弥漫,嫦娥的眼睛直上绣鸳鸯的情景。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香气弥漫,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嫦娥的眼睛直上绣鸳鸯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嫦娥的神秘与美丽。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描绘其香气、眼睛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月夜的美丽与神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第一句:“从来父子不相离” 注释:自古以来,父与子之间就很少分离。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相连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 第二句:“石女何劳更问伊” 注释:即使女子没有生育能力,也无需询问原因。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性别偏见,认为生儿育女是女性的责任,而男性则可以不必参与。 - 第三句:“昨夜寒岩无影木,白云深处露横枝”
【注释】 颂古一○一首 其十六:颂,即赞颂。偈,是佛教中颂佛、赞佛之辞或歌赞之意。偈诗,即用诗歌的形式来赞颂佛、祖或高僧的功德。偈一,指佛教中的一首颂佛或赞佛的偈文。十六,即第十六首。镬汤炉炭,即地狱中受刑之人所吃的酷刑食物。三途,佛教认为人死后有天、阿修罗、地狱三个去向,故称三途。苦酸,即痛苦和辛辣,这里指受苦受罪。 须信新丰亲切语:必须相信新丰(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僧人说的话。新丰,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