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解析】 此诗为诗人致仕后,在燕玉津园宴饮时所赋的七言律诗。 首联:玉符初解自逍遥, 暂驾安车近九霄。“玉符”,指皇帝赐给大臣的符节。“逍遥”,悠闲自得,自在无拘的样子。“安车”,古代帝王的车子。这两句意思是说,刚刚卸下了皇帝赐予的符节,就乘着御赐的车驾去往京城郊外游览,享受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乐趣。 颔联:无限高名齐少室,不言休绩在三朝。 “少室”,山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
【注释】: 1. 范景仁:字希文,北宋大臣。正议大夫,知颍州。 2. 十年汉殿辞荣:指范景仁在朝廷做官的十年间。 3. 颍水今归作故乡:颍水,流经河南、安徽等地,是一条大河。这里指的是颍昌。 4. 曾赋洞箫真蜀客:曾赋:曾经作过。洞箫:一种乐器名。蜀客:蜀地的人。 5. 能吟夜雨胜何郎:能吟,善于作诗。夜雨:夜晚的雨。胜何郎:胜过何逊。何逊是南朝梁诗人,以小诗见长。 6. 放怀云外追黄鹄:放怀
【注释】: 紫阁:指皇宫,皇帝的住处。飞章:奏章、文书。谢宠名:辞官归里后得到皇帝的恩赐和赞誉。离筵:饯别宴席。特地敞宫楹:特意敞开皇宫的大门。御酒:皇上所赐的美酒。成醉:因饮酒过度而醉了。京尘:京城的尘土,这里指京城洛阳。玉霤:美酒如玉。甘盘:盛装食物的盘子。馀训:余下的话,这里指李柬之对皇帝的嘱托或劝戒。薄金籯:用金器装的食物。东归盛:向东归家,即回故里。得君王一饯行:能得到君王的送别宴请。
注释: 1. 鹄袍才卸便牙绯:意思是说,你刚刚卸下官服,就已经被提拔为官员。 2. 笑我山中芰制衣:意思是说我穿着山中的荷叶制成的衣服,而你穿着华丽的官服,让我感到好笑。 3. 姓字两回香桂籍:意思是说你曾经在香桂树下读书,而现在成为了官员。 4. 声华一日动天扉:意思是说你的名字和才能一天之内就惊动了朝廷。 5. 政有霜螯须别驾:意思是说你现在被任命为别驾,需要到外地处理政务。 6.
【注】 琼林苑:唐时皇帝宴饮群臣的场所。致政:辞官还乡。文公:指潞国文公李纲,北宋抗金名将,曾拜太师。少:少有。天下:指天下事。磻溪:山名,在今河南省商县西南。 诗句解释: 祖燕催移玉殿班:祖燕,即春燕,春天时开始筑巢鸣叫。玉殿班,指朝廷官员的行列。 都人齐向苑傍看:全城的人都在朝外观看。 古来少有三师退:自古以来很少有能像三师这样退隐的人。三师,指古代的三种高级官职。 天下曾将大器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绿绨传诏下天畿,驿驭骎骎拥使騑。 境上人瞻司马节,里中昼耀买臣衣。 宾帷华履侵宵会,农野朱轓带雨归。 方有壮图深许国,庾园无计恋芳菲。 注释: - 绿绨(tī)传诏:绿色的丝绸制成的诏书。天畿:指京城长安。 - 驿驭:驿站的马车。骎骎(qí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司马节:指司马相如的节操。司马相如有才华,曾担任文职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 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 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 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每一个诗句,并逐一分析其意义和背后的情感: 1. 年年常过平津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每年都会经过一个名为“平津馆”的地方,这个地点可能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或者象征着诗人的过往经历。这里的“年年”强调了重复性,而“常过”则表明了一种习惯或仪式感
【注释】 《送元厚之待制出守福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元厚之,希望他能为国立功的一首赠行诗。诗人在送别之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盼。 南拥旌旗照海傍,甘泉新第从臣章。 三休华阁窥天象,几日朝衣带御香。 溪水双流随画楫,荔枝初绿映雕觞。 颁春莫向常思岭,归梦先应到帝乡。 【赏析】 首句“南拥旌旗照海傍”,写景开阔,气势雄浑
注释: 汉符新寄近天畿,便别晨班下曙扉。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春风满野红旌驻,夜雨侵筵翠斝飞。 况是韦平有家学,须将名誉敌恩辉。 赏析: 这首诗是送向防御出守淮阳的诗。诗中表达了对向防御出守淮阳的祝贺之情。 首句“汉符新寄近天畿”,意思是说,新的皇帝命令已经寄送到了朝廷。这里“汉符”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新寄”表示刚刚收到,而“近天畿”则意味着这个命令即将到达京城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送别时的情景,二、三两句写送别后的情景,四、五两句写送别后的感受,六、七两句写送别后的感慨。最后一句是尾联,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1) “平明捧诏未央宫”:天刚亮就捧着诏书来到未央宫。 译文:天一亮就捧着诏书来到未央宫。 (2) “全晋山河九曲东”:整个晋国在黄河之东,江山如画,景色优美。 译文:整个晋国在黄河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