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注释: 富贵谁为并,文章世所稀。 勋名丹史在,体貌九天违。 嵩极朝催峻,台躔夜掩辉。 空馀旧游客,泪向寝门挥。 赏析: 这是两首挽词中的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司空侍中晏元献公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第一句“富贵谁为并”,意指世间的富贵荣华,谁能与之相比,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势地位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句“文章世所稀”,意指世间的文章,能够被世人所珍惜、传颂的,实在是难得一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plaintext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 - 平昔传清跸:平昔(往日),是指过去的某个时候;传(传播、流传)指代“清跸”(一种皇帝出行时所进行的仪式);清跸即皇帝出行时的清静秩序,意在表明皇帝出行的庄严和神圣。 - 金舆下紫宸:金舆(皇帝的车驾),指的是皇家车辆
诗句释义如下: 七月攒宫晓,愁看动素旂。 乾坤清泪满,车驾昔游非。 落月低黄伞,流尘上玉衣。 苍梧何日返,耘鸟傍陵飞。 译文注释及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首先,“七月攒宫晓,愁看动素旂。”描述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朝堂内,皇帝的车驾和御旗都在静静地等待出发。然而,皇帝的离去却让诗人感到忧愁,他看着这些熟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不舍
【注释】 发会同馆:动身前往会稽。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是东晋和南朝宋的都城。同,去。会同馆,官署名,指朝廷所在地。 天子节:指皇帝颁发的符节。天子节,即皇帝的符节。 兹喜:这很令人高兴。龙庭:指皇帝所居之处,这里指皇帝住的地方。 大漠:茫茫沙漠。犹白:犹然,仍然。犹白,犹然如白昼一般明亮。 寒山:寒冷的山,指荒凉、贫瘠的山。不青:不青翠,没有生机。 峰多常蔽日:山峰众多,常常遮蔽阳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仁宗皇帝的挽词成为了不朽的篇章,其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忽觉宫车晚:突然感到皇宫中的御车已经晚点,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2. 乘云御帝乡:形容皇帝如同乘云驾雾一般,前往神圣的仙乡。 3. 空馀群玉殿:意味着曾经辉煌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了废墟,象征着荣耀与衰败的对比。 4. 不奏万年觞:表示不再奏响象征长寿的万寿觞
诗句释义如下: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译文为: 怀念昨日颁发遗诏,仍然听到玉几的香气。 鼎湖龙已经离去,汾水上的雁群在空中飞翔。 北辰星沉,南斗星隐,三座仙山的太阳和月亮依然高悬。 怀念他曾经的宸游之地,仍想见他那红色的官服。 赏析: 本诗是宋代王珪对仁宗皇帝的挽词五首之一
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挽词二首其一 震邸陪经席:在京城洛阳,皇帝的住所被称为“震邸”。经席是皇家讲经说法的地方。 辰阶拥化钧:辰阶是古代帝王的朝堂台阶名,此处代指朝廷。化钧是比喻国家治理的重任如同天平一样重要。 高谟帷幄旧:高谋指的是深谋远虑,帷幄是指军帐。旧,指过去、以前。 嘉绩鼎彝新:嘉绩,美好的功绩。鼎彝是古代用来祭祀的青铜器,这里比喻国家的盛况。 露湿铭旌晓
君来到京城洛阳,你的奇特技艺世所闻名。 人世间的事本来就是起起落落,人情也总是纠纠缠缠、错综复杂。 你的衣服沾满了九门的雨露,你在梦中萦绕着故山的云彩。 饮罢酒之后忽然要去东归,高唱着《秋风辞》在秋日中回荡。 注释: 1. 君来客京洛:指诗人的朋友程惟象来到京都。 2. 奇术世所闻:指程惟象的奇特法术世人皆知。 3. 人事固倚伏:人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有起有落、有顺有逆。 4. 物情徒纠纷
送僧归吴中 闲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 注释: 闲心:指僧人放下世俗的牵挂,心境宁静。轻出世:轻易地离开尘世。远念:思念远方的事物。起游方:开始外出云游。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僧人的祝福和期盼。 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 注释: 漱月:漱口时观赏月亮。抛:抛弃。茶井:指饮茶用的井。眠云:在云雾中休息。梦草堂:梦见自己在草堂中休息。 赏析:
```plain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车巡。 译文: 西面埋葬了仁宗皇帝在青嵩道的坟墓,千年之后是否还能有清晨?皇天保佑,他的功绩将永远流传给后世子孙。他的庙号被称为“仁”,这足以体现他对人民的仁慈和爱护。 两位皇帝的服饰已经陈旧,而三王的礼仪却焕然一新。虽然仁宗皇帝的书奏没有及时上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