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注释】: 自得归休请:自己觉得应当退休回家。自得,自觉。 劳生事已平:劳累的生活已经平定。劳生,辛苦的劳动生活。事,指生活琐事。 几年怀故隐:几年来思念隐居的生活。 此日悟浮荣:今日才悟出功名富贵都是虚幻的。 车骑少尘迹:乘坐的车马很少沾染尘埃。 溪山多去情:山水多的是远离家乡的哀愁。 所安清白望:我追求的只是清白的志向。 【赏析】: 送人南归: 这首诗是送朋友南游归来时写的
【注释】 暮钥:傍晚的钥匙,指傍晚。 严温:寒气逼人。 宵铃:夜里的铃声。 银花:银烛。无奈冷:无法抵御寒冷。 瑶草:仙草名。芳:芳香。 梦久闻仙吹:梦里听到仙乐。 班清犯晓霜:早晨被露水打湿。 帝阍:天门。叩:敲。一炷祝尧香:烧一炷香烟祈求上天。 【赏析】 王原叔是王安石的朋友,曾因事获罪,被谪守黄州,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二月。诗人在此时写这首诗,意在安慰他不要过于悲伤
【注释】 岑寂:寂静。雁:鸿雁。二首:两首诗。其一:第一首。和人闻雁:以自己的感情来写听到的雁鸣,是自喻。闻雁:听到鸿雁南飞的声音。 【赏析】 “岑寂夜将半”一句写听到雁声的时间、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的雁鸣做了铺垫。岑寂即幽静;夜将半即夜将尽。此句的意思是,在寂静的夜晚将近结束的时候,我听到了从南方传来的大雁的叫声。“一声来枕前”一句,写听到的雁鸣,点明题意,为下面抒发感情作铺垫。枕前
【注释】 1. 和王景彝中丞:应王景彝的邀请,作诗以相酬答。景彝,名不详,字景彝,号东山先生。 2. 衰病若为情:我因衰老多病而感到忧伤。 3. 自惜春将过:自怜春天即将过去。 4. 相逢老已惊:与老朋友相遇时感到惊讶和惊喜。 5. 夜愁聊把酒:在夜晚忧愁的时候,喝着酒来驱散忧愁。 6. 早梦忽闻莺:早上醒来时,突然听到黄莺的叫声。 7. 犹喜年来事,门前桃李生:虽然年岁渐长,但看到家门前的桃树
这首诗是送别滕舜敷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滕舜敷的才华和性格特征,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待。 首句“七闽虽远地”,意为滕舜敷虽然生活在遥远的福建地区,但诗人对他寄予厚望。 次句“王事有程期”,意味着滕舜敷的公务任务有明确的期限,需要按时完成,这反映了他的严谨和责任感。 第三句“已试文无害”,说明滕舜敷已经通过考试,证明了他的文学才能,没有受到损害。 第四句“定知才不羁”,表明滕舜敷的才华横溢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雪中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春日里雪花飘飞、风大花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二月犹逢雪,春寒一倍加。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是依然下着雪,使得春天的寒冷更加明显。这里的“春寒”是指春天的寒冷,而“加倍”则表示这种寒冷是以前没有的,或者说更加剧烈。 2. 云重应阻雁,风横只愁花。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馀。 【注释】:清晨下到金门(皇宫前的重要关卡),君筵(皇帝的宴会)听召余。 【译文】:在清晨的时候下到金门的路上,君王的宴会上听取召唤。 2.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注释】:簪缨(古代官服上的装饰)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译文】:三位有官衔的人被称为三寿客,两朝的史书需要用笔去删减。 3. 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欤。 【注释】:身老谁逢此
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 手泽存遗爱,民歌接旧封。 凉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注释:在南方的国度里,山水景色非常美丽,仍然可以听到聚六峰的回声。 我内心急切地想要回归故乡,但是离别之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晨钟。 你的手泽已经留下了对你的怀念和爱意,而你的民歌也传递着你留下的遗言和教诲。 在这凉爽的秋天,我准备乘船远游,与你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江南水乡
诗中“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 描绘了深夜时分,金陵(今南京)的水风渐起,为寂静的夜色增添了几分清新。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觉到夜晚的宁静与清新,还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诗句“孤城闭寒漏急” 中的“孤城”指的是孤独而坚固的城市,暗指历史沧桑和时光流逝。“寒漏三更急”则通过“寒漏”这一意象,传达出夜深人静时的时间感与孤独感。同时,“三更”通常代表着深夜
注释: 春雨润泽着东郊,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晨曦中,溪流还未解冻,但农事已经开始繁忙。 辇车上凤鸣翔舞,台阁上乌鹊翻飞,瑞风带来吉祥。 农夫们只是徒然地欢呼鼓舞,怎能报答天降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禹偁依韵和王宣徽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春雨滋润着田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们只是徒然地欢呼鼓舞,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