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诸天雨自流。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满载为民求。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 注释:在紫殿里祈祷以期望得到皇帝的恩赐(“紫殿”即指皇帝的居处,“祈感圣忧”即指祈求皇帝的怜悯)。佛祖(如来)的功德像(“玉毫”即佛祖像)曾经降临到梵王州(梵王是佛教中对佛的一种尊称)。皇帝的恩德广大,就像三界的云彩聚集在一起(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注释:清晨的微风轻拂着宫殿阁台,赤色云气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晨的自然风光图。首句“未晓清风生殿阁”,描绘了清晨时分,清风拂过宫殿和楼阁的景象;第二句“经旬赤气照乾坤”,则描绘了天空中出现赤色云气,照亮了整个天地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是宋代文人朱长文的作品,通过这组诗,我们得以一窥英宗皇帝的生平与成就。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欲问俞跗术: - 欲问俞跗术:这里的“俞跗”指的是古代名医华佗,他在医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询问关于华佗医术的传承和发扬。 - 秦亡世少传:秦朝灭亡后,华佗的医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感慨
【诗句】 清晓华芝度景阳,凝严又许对西厢。 通宵客梦闻钧吹,几日朝衣带御香。 东观图书经屡读,旧溪桃李见新芳。 三千文字皆奇册,饱死侏儒讵足量。 【译文】 清晨,我像仙草一样穿过了景阳的宫殿门槛,被允许在西厢与胡武平内翰相见。 整夜我在梦中听着钧乐之声,几天后朝服上还带着御香的气息。 我曾经读过东观的图书,看到了旧时溪边的桃树和李树都已长出了新的花。 三千个汉字都是珍贵的奇书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来具体分析。“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中,“被诏”即接到诏书,“考制科”指参加科举考试,“呈”是指上奏,“胡武平”是胡寅的朋友,曾任内翰。“忝班清禁接严徐,诏侍延英访对初”中,“清禁”是指宫廷,“严徐”指严厉,“侍”是指待见,“延英”是指翰林院,“访对”指商议政事,“初”,开始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一夜催仙仗,悲声到九宸。玉阶犹报晓,金殿不知春。碧海无来使,青宫有旧臣。华封曾未幸,应误祝尧人。 诗意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对北宋英宗皇帝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哀悼和惋惜,以及对皇帝生平的缅怀。通过描绘皇帝的日常生活和治国行为,展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和智慧。 关键词注释 1. 一夜催仙仗:一夜之间,仙乐四起,如同神仙降临,使得皇城震动。 2.
我们来看第一句:“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太乙真庭结起宝坛,其中蕴含着宇宙万物的本源。这里的“太乙真庭”指的是神话中的天庭,而“宝坛”则是神仙们用来祭祀、祈雨的地方。 第二句:“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这句话描述了三座山波涛汹涌,楼台临近,北斗七星环绕在剑佩之上。这里的“三山”可能是指中国的三座名山,而“波涌楼台近”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山的壮丽景象。 第三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圣俞莫登楼》。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 不要登楼看热闹,因为外面灯光闪耀,人群熙熙攘攘。 2. 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 翠绿的枝条如同六条蛟龙一般威武,一声鸣叫仿佛从天空传来。 3. 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钩。 金炉中的香烟缭绕开来,雉尾形状的香炉被打开,月光穿透了云层,照射在双钩形的月亮上。 4.
诗句原文如下: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 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 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 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接下来我将为您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诗词原文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 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翻译与注释 - 上主提皇器:皇帝如同上天的主宰者般持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真人献赤符:象征真命天子降临。 -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注释: -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是宋代诗人朱长文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 - “忆昔承君召”回忆往事,回忆起曾经被皇上召唤的情景。 - “春风候禁门”春天的风轻轻吹拂着宫门,象征着尊贵和宁静。 - “曾陪蕊珠殿”曾经陪伴在华丽的殿堂里,象征着荣耀和权力。 - “独赐紫花墩”独自接受了珍贵的花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