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谟
诗句如下: 藏蛟室 福地穴难藏,真人剑拂霜。还归贾傅井,应作少年郎。 注释如下: - 藏蛟室:西林八景之一,描述了藏蛟室的景象。 - 福地穴难藏:表达了藏蛟室的珍贵和难以发现。 - 真人剑拂霜:描绘了真人使用剑的情景,剑如同拂过霜雪般明亮。 - 还归贾傅井:暗示着某种回归或归宿,可能与贾傅井有关。 - 应作少年郎:意味着这样的场景应该属于年轻的一代。 赏析:
【解析】 此诗题中“西林八景”指的是唐代诗人贾至的《早秋西施咏》中的“西施咏”,即西施在西湖上游玩,被湖光山色所吸引的情景。“喷珠泉”就是西施在游玩时看到的一处景观。全诗以西施为视角,描写了西施看到美景时的所见所感。 【答案】 译文:地上的碎石像珍珠、宝石一样晶莹闪亮,太阳照射下,它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昨夜梦见去探索河流源头,只见一片碧蓝的天空澄净明净,仿佛是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注释: - 袅袅炫初服:形容竹叶摇曳,仿佛穿着华丽的新衣。 - 锵锵鸣瑶琨:形容竹叶相互摩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 美人隔湘水:比喻君子远离尘嚣,像美人一样被隔绝在遥远的湘水之边。 - 君子在淇园:君子即指有德之人,在淇园意味着他在一个清静的地方修养品德。 2. 译文: - 竹叶摇曳,如同穿上华丽的新衣,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 君子身处远方
春水抱芳洲, 宛宛紫檀槽。 羽人歌洞章, 不省郁轮袍。 注释: - 《琵琶洲》:西林八景中的第二景,描绘了春季江水拥抱着美丽的沙洲,以及一位穿着紫色袈裟的僧侣正在弹奏琵琶的情景。 - 宛宛: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仿佛是紫色的檀木制成的琵琶槽一样。 - 羽人:指身着紫色袈裟的僧侣。 - 不省:忘记了的意思。 - 郁轮袍:指的是僧人所穿的一种紫色僧袍,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 赏析: -
【注释】西林:山名,在今福建福州。落星石,在福州西郊的西岭。太微宫:天帝所居,这里指西林。化贞石:指石头化为玉的贞节石,即“化成玉”的谐音。 【赏析】诗中说星君避太空而入朝觐,说明此诗写景时,以天上为背景;又言如何化贞石来奠太微宫,说明此诗写景时,以地下为背景。诗的大意是写落星山的美景。 “星君避太空,入觐太微中。”这是说天帝的星君们避开了太空,到太微宫中朝见皇帝。 “如何化贞石,奠此高明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涌月散金波 - 描述月亮像金子一样洒下光芒,如同涌动的波浪。这里用“涌”来形容月亮的光芒如同波浪一般涌出,形象生动。 流辉动神螺 - 描述月光如同神螺般转动,发出耀眼的光芒。这里的“流辉”指的是流动的光辉,而“神螺”则是一种古代神话中的宝物,这里用来比喻月光的美丽和神奇。 海翁逐鸥戏 -
【注释】 伏:伏身。 冢:坟墓。 黄金骨:指白鹤的骨骼,传说中白鹤的骨头是黄金做的。 太清:道教中的天界最高神祇之一,也泛指天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西林八景》组诗中的第八首。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白鹤伏在枯冢上,它的黄金色的骨骼像沙子一样闪闪发光,它变成了两只白鹤,飞上了天空。这首诗以物喻人,通过描写白鹤的死亡和重生来表达人生的苦与乐。同时
【注释】 “苍松”:青翠的松树。“寒翳翳”:形容松树在严寒中依然苍翠挺拔,枝叶繁茂。“瑶草”:一种美玉般晶莹的草木。“秋垂垂”:指草木在秋天仍然绿油油的样子。“平冈”:“冈”在这里是山冈的意思。“如偃月”:比喻山冈的形势像弯弯的明月。“偏与”:恰好和。“落星”:这里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名。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抒情的作品,作者以高超的笔法将自然景色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诗名:题墨竹 其三 千霜与百霆,沉沉自寒碧。 春雨复惊人,龙孙长三尺。 注释: - 千霜与百霆:形容竹子历经严寒和暴雨,仍屹立不倒,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 沉沉:指竹子在冬日的寒冷中显得更加沉静、庄重。 - 自寒碧:竹子依然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保持着它的本色,如同深绿色。 - 春雨:暗示春天的气息,春雨滋润了竹子,使其更加生机勃勃。 - 龙孙:指竹子的嫩芽或幼苗,象征着新生的力量。 -
【注释】 天风:即秋风。振枯梢:使枯萎的树枝摇动。 营:谋划、考虑。 愁胡:指匈奴等北方边患,胡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清平:天下太平无事。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命运,因此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此诗描写了鹰在秋风中展翅高飞的形象,表现了诗人豪迈、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首句“天风振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