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译文: 我曾在金鸡山顶上的邓家园,那时我们乘兴而来游赏。 柿子叶染上了霜,如同围在锦帐周围;菊花承露如金钱散落。 溪边怪石宛如人站立,洞口苍苔仿佛等待我来眠睡。 何时才能再次和三两位朋友一起,一壶浊酒来送我这残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从“金鸡山顶邓家园”开始,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接着,“柿叶染霜”与“菊花承露”两联
注释: - 少年鞍马事弓刀,关塞风尘变二毛。 - 少年时期骑马射箭练武习艺,如今关塞之间战火纷飞,岁月沧桑使人两鬓染霜。 - 关塞:古时指边塞地区,这里借指战乱频繁的边疆。 - 弓刀:古代的武器。 - 关塞风尘:指边境的战争。 - 二毛:头发白了,这里用来形容人年老。 - 午夜谩弹豪士铗,一寒谁借故人袍? - 夜深人静时,我弹琴吟诗,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在这寒冷的季节里
舟中望庐山 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 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 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只见灯。 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 注释: 1. 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 - 宫亭:指宫亭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风静:风很安静。 - 镜光平:形容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 回望匡庐翠霭凝:回头望着匡庐山(庐山),那里的云雾缭绕,景色如画。 2. 宝剑插天青玉立
诗句原文 陵阳山下林亭好,更有高人为卜邻。几个修篁鸣翠雨,一溪流水隔红尘。灵尨过涧能迎客,幽鸟到窗如唤人。一住梁园惊岁月,春来顿觉梦归频。 译文注释 在陵阳山脚的林间小亭,景色宜人,高人选择此处作为居所。竹林中传来阵阵清脆的雨声,一条溪流将世俗喧嚣隔离在外。 灵巧的狗儿经过山涧,似乎在迎接来访者;鸟儿飞入窗户,仿佛在呼唤主人。这里住上一年,惊讶于岁月的流逝,春天到来时,更频繁地梦见故土。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简临颍大尹马文隆 - 注释:简临颍,指的是简文帝时期临颍的长官。大尹,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郡守。马文隆,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名字。 - 译文:我被任命担任临颍的长官(简临颍大尹),马文隆就是这位官员。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作者被任命为地方长官,开始了他的行政生涯。 2. 三载王门老教官 - 注释:王门,指皇宫或皇帝所在的宫殿。老教官,指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官员。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年)五月南游吴越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与赏析: 1. 五月南行道路长 - “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即仲夏时节,气候炎热。“南行”指的是诗人向南旅行。“道路长”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 - 注释:“五月”指仲夏时节,气候炎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南方的热情和期待。 2.
南来六月别京畿,邑宰贤明更可依。 仕路白头如我少,世途青眼似公稀。 蛮江波浪何时到,岭海风烟甚日归。 来岁中秋明月底,与谁把酒共清晖。 注释: 1. 南来六月别京畿:从南方向来到京城。 2. 邑宰贤明更可依:县令(邑宰)贤明,更值得信赖依靠。 3. 仕路白头如我少: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头发都变白了,年轻时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 4. 世途青眼似公稀:世间的路途(官场)像您一样难得看到有人赞赏。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一些重点句诗眼,如本题中的“贤王鹤驾从千官”,其中“贤王”指唐太宗李世民;“鹤驾”指皇帝的车子,这里代指唐太宗;“千官”指文武百官和地方长官等。“珠玑争璨文章丽,花萼相辉兄弟欢。”意思是:珍珠和宝玉争相闪耀着光彩
静熙轩为伯振教授赋 逸客林居更辟轩,开轩时复看云眠。 偶来碧涧携明月,闲弄枯桐作响泉。 松火夜窗摇绛影,木香晨榻散青烟。 客来相对无尘抱,共说南华第二篇。 注释:逸客:远离尘世的隐士。 林居:指山林中的居住之处。 开轩:打开窗户。 时复看云眠:时而看着天上的白云睡着了。 偶来:偶然来到。 碧涧:清澈的山间溪流。 携明月:手拿月亮。 闲弄:随意玩弄。 枯桐:干枯的桐树。 响泉:像泉水一样的声音。
【注释】 1. 清标:指张清标。张清标字子清,明朝官员,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骨已仙:意为他的骨骼像仙人一样飘逸脱俗。大雅:高雅的诗文。继唐贤:继承唐代的文人风范。2. 柳絮:春天柳树上飘飞的柳絮。3.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夜月边:夜晚的月光下。4. 兰膏:一种香料,用来形容香气。微有晕:香气微微有些晕染。5. 茶灶:煮茶用的火炉。无烟:没有烟雾。6. 想应: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