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君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蓟北三行酒”,蓟北:指北方边地;三行酒:指在边庭送别友人时,饮的三杯酒。这三杯酒象征了友人离别的悲愁。“万里官”,指薛世成赴任湖南万里之遥的官途远。“天上月”,天宫里明亮的月光,象征友人的清廉正直。“马前寒”,马前,指薛世成所去之处的路途艰难,道路崎岖,天气寒冷
寄吴中知者 有吴季子去无踪,海上高流此再逢。 黑虎陈前曾族颖,白云乡里懒骑龙。 五湖劈橘临秋水,独寺寻花趁暝钟。 我亦乘桴来候子,绿蘋深处采芙蓉。 注释: 1. 吴季子: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名札。 2. 海上高流:形容吴季子在海上漂泊的经历。 3. 黑虎陈前曾族颖:比喻自己像吴季子一样,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韧不拔。 4. 白云乡里:形容自己生活的环境或心境如同白云般纯净而宁静。 5.
山居图 水墨幅员里,真成前后村。 溪流卑似抑,云势猛思吞。 突湿烟催饭,衣陈日送暄。 朝当迓新客,春到翟公门。 注释:这幅画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景象。水墨风格,画面中展现了前后两座村庄,溪流弯曲,云雾缭绕。突然之间,烟雾弥漫,催促着人们准备饭菜;衣物陈旧,阳光温暖地照射着人们。清晨迎接新客的到来,春天已经来到了翟公的门下。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居画卷。首句“水墨幅员里
恒思游天童未及梦或到之 听说名山近在上台,每次凭孤独梦绕崔嵬。 云从贝叶文边过,人入莲花漏里来。 大士作斋吹宿火,伏龙潜水抱轻雷。 一场残寝随钟觉,日出东方事又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世界。诗中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首句“闻说名山近上台,每凭孤梦绕崔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豪放、深沉而广为人知。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及其赏析: 第一句:“餂笔挥毫不了缘,放翁心事日茫然。”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情和状态。"餂笔"是指写字用的毛笔,"挥毫不了缘"形容他写东西时,笔法自由,不受拘束,没有固定的目标或方向。"放翁"是陆游的字,表明了他以放翁自比,表示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诗句释义 1 尚书非乐:这里指的是汉朝的尚书令。尚书是古代负责文书工作的重要官职,非乐可能是指他的职务与音乐无关,或者是说他的工作性质并不涉及音乐。 2. 践危机:践,指踩踏或经历;危机,指危险或困难的境地。这里可能是指尚书在处理国家大事时,需要面临和克服种种困难和危险。 3. 社稷担当合付谁:社稷,指的是国家的安危和稳定;担当,指承担责任和义务。这句话可能在询问
【解析】 1.“侵疆”二句:意思是岳飞收复中原后,金国统治者害怕他继续南下,便派遣秦桧前去议和。“几复卷鲸鲵”,意为收复中原后,几次又差点被金军消灭。“一桧横遮帝眼迷”:意为金朝的统治者怕岳飞再战,便想除掉岳飞。 2.“直北”二句:意思是岳飞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权。“忘故土”,“乌鹊作安栖”:意思是说岳飞忘记了北方的家乡,而南方的老百姓却为他建陵立庙,世代供奉他。 3.“皇天”二句
斋居书怀与吴进士时在大理寺 寒肩峭壁耸孤高,此日斋宫戒颇牢。 白土软尘藏绿草,春空晴日见秋毫。 薄官未负三年学,新岁刚抄一部陶。 记入寺门几元夕,七番灯火照青袍。 注释: - 寒肩峭壁耸孤高:形容自己像高山一样坚定、不屈。 - 此日斋宫戒颇牢:指在斋宫(古代皇家的图书馆或书院)中学习严谨。 - 白土软尘藏绿草:比喻环境清幽,可以隐居读书。 - 春空晴日见秋毫:形容春天晴朗的日子里
赋老 柘树老去桑树稀少,小蚕茧子还未结成,慵懒的蚕儿无力再进行采桑。 恶习总是在笙歌起时发作,好句子却往往从粪屋中生出来。 改燧钻榆新岁事,迎猫食鼠晚年情。 鼕鼕县鼓寒无准,夜半东方不肯明。 注释: 1. 赋老:即《赋得老将》,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此诗借咏老将李广抒发自己对年华老逝、功业难成的感慨。 2. 柘树:落叶乔木,有刺,叶卵形,花黄色,果椭圆形,皮厚
采芝 采芝绿林下,草木映山衣。 独触轻烟去,群随苍鹿归。 鹤膏参夜煮,茗掌共朝晞。 岁觉身能举,行将历翠微。 注释: - 采芝:指采集山林中珍贵的草药。 - 绿林下:指的是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 - 草木映山衣:形容草木繁茂,像是山间的衣裳。 - 独触轻烟去:独自离去,留下轻烟。 - 群随苍鹿归:众多同伴跟随苍鹿归来。 - 鹤膏:指鹤的分泌物,常用于泡茶。 - 参夜煮:在夜晚浸泡。 - 茗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