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文
星源八景锦屏春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诗中的“星源八景”是指星源地区的八个自然美景,其中“锦屏春色”是其中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一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一句“星源八景锦屏春色”,点明了这首诗的地点和主题。星源地区以其秀美的景色而闻名,这里的“八景”指的是当地的八大美景。第二句“蚺城谁筑溪之涯”,描述了星源地区的地理环境,这里有一条蜿蜒的溪流,其尽头就是蚺城的山峦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查氏山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孝”和“善”的赞美之情。 其一:有孝乃有德。 注释:“孝”,指孝敬父母。“德”,指道德、品行。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是有道德的人。 赏析:此句以“孝”字为引子,说明一个人只有懂得孝顺父母,才会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二:多善必多祥。 译文:多做善事的人一定会得到吉祥。 注释:祥,指吉祥如意。译文
星源八景之一,锦屏春色 星源沄沄从东来,逶逦北势欲回。 水上无风自成谷,星溪此观何奇哉。 注释:星源八景是古代文人墨客赞美自然景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星源”指的是星溪,即星溪的源头。诗中描述了星源从东面而来,蜿蜒向北,似乎要返回的样子。在水面上没有任何风的情况下,水面形成了一片自然形成的山谷,这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这首诗通过描绘星源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星源八景之二
星源八景锦屏春色 一泓香泉流不涸,一洞幽花自开落。 星源的美景如画,春色满园,泉水清澈流淌,永不干涸。 夜半月明松上声,知公乘云下寥廓。 夜半时分,月明星稀,松林中传来阵阵清风吹过的声音,你如同乘着云朵从天空降临到这寥廓之地。 公去不知几何年,公归犹认丹炉烟。 你离开这里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岁月,但当你归来时,那熟悉的丹炉烟雾依然清晰可见。 炉烟已冷春风暄,花流洞口泉涓涓。 随着时间的流逝
【注】 挽:哀悼,吊唁。黄陂主簿:官名。赵公:指赵孟頫。百世芳:百年之后仍芬芳。寒香:菊花散发的香气。遗爱美甘棠:指赞美棠树的美德,棠树又称甘棠,是周武王封赏给召公的树木。青灯:青绿色的灯芯。绿酒:用绿叶酿制的酒。戏彩堂:歌舞娱乐的场所。会葬:举行葬礼。千人:指参加葬礼的人很多。金溪源上:从金溪源出发。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赵孟頫的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对赵孟頫才华和人品的赞颂
【注释】 方山:在今安徽省歙县城北。峨峨万山丛:形容山上树木茂盛,连绵不断。罘罳(fú zhōu):古代悬挂在门上用来保护的网状装饰品,此处指屏风。绮丽绚烂的锦屏春色:指春天的景色。绮丽绚烂:绚丽多彩。 【译文】 方山高耸入云霄,山上林木葱茏,百花齐放。是谁安排了这千姿百态的景象?是为了让大地上的尘埃不沾身。 提起春天的美景千万重,移来蜀地展示它奇丽绝伦的景致。千工百巧雕出的鲜花像自然生长
【注释】 星源:地名,今属福建。八景:指星源八景。锦屏春色:即“锦屏春色”,指星源八景之一的锦屏山。招提:佛教建筑。林端:树林的尽头。前溪:溪流的前面。一僧:一位僧人。归踏:返回踩踏。松间月:松树之间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日落、云深、前溪、渔舟等一系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石牛 长卧此溪边,饥不青刍渴不泉。 好倩六丁鞭策起,江南多少未耕田。 赏析: 首句“石牛长卧此溪边,饥不青刍渴不泉。”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描绘了石牛的安眠状态,既表达了对石牛宁静生活场景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此景的深深感慨。石牛在溪边的静默,与“饥不青刍渴不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其背后可能潜藏的辛酸和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更引人深思。 第二句“好倩六丁鞭策起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几尺坟高手自培” - 关键词: 几尺、坟高、手自培 - 解释: 描述坟墓虽然不高,但经过人工精心维护,显示出主人对墓地的关怀。 2. “终天无复餋南陔” - 关键词: 终天、餋、南陔 - 解释: 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在南方的田野边为他们耕作。 3. “松楸在望长兴叹” - 关键词: 松楸、望、兴叹 - 解释: 指看到墓地中的松树和楸树
诗句解析: 1. 万卷晴峦: 万卷,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之多。晴峦,晴朗的山峦。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尽管咸阳已经被焚毁,但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却如山峦一般堆积如云。 2. 咸阳煨烬己成空: 这句表达了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被大火焚烧殆尽,已经化为灰烬的事实。"己成空"意味着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3. 犹有遗书积半穹: "遗书"指的是遗留下来的书信、文献等。这里说尽管咸阳已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