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游
日射珠帘试晓晴 隙光斜上宝钗明 碧纱窗下无消息,闲数吴蚕几个生 【注释】: - 日射:阳光照射。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 - 试:尝试。 - 隙光:光线通过小缝隙照到的地方。 - 宝钗:指妇女的首饰。 - 碧纱窗:用绿色纱窗。 - 无消息:没有动静。 - 闲数:随意数数。 - 吴蚕:吴地的家蚕。 【赏析】: 这首《春词和韵》是宋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诗中的“春词”指的是春天的景色
【注释】 涵空:指天空。湛虚明:清澈明亮。蜿蜒:弯弯曲曲,曲折。吞吐:吞吐日月星辰。 【赏析】 此诗描写星士龙困的奇观。诗人想象中,天门洞开,星光从洞中流出,如龙一般蜿蜒曲折,在黑夜里熠熠生辉;待到夜深风平浪息之时,便可观赏这神奇的一幕。全诗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鲜明
诗句:寨居干粮吴景祥 甑有尘埃釜有蛛,匡围未解意何如。西山紫蕨和云采,南谷黄精带雨锄。门外更无千斛米,腹中空有五车书; 译文:在一间简陋的住所内,吴景祥只能以干粮为食,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和辛酸。他看着窗外西山上采摘的紫色蕨菜,想象着云中采摘的画面,但此刻的自己却无法实现。同时,他在南边的小山谷里寻找黄精,虽然雨水打湿了锄头,但他仍然坚持。他的住所外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他心中充满了书籍
注释 五鼓船开不可攀,金门报政几时还: - 注释:五更时分,船已启航,无法再回。金门,皇宫的正门,比喻朝廷。报政,指向皇帝汇报政事。 - 赏析:诗人送别县官进京,心中充满不舍和忧虑。 半帆花雨征裳重,满院松风午梦闲: - 注释:船上飘着落英缤纷,衣裳沉重如山,整个庭院里松风轻拂,午梦悠然而闲适。 - 赏析: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县官离去后的孤寂与思念。 名字竟通青琐闼
春词和韵 自寻蜀纸写吴歌,小字斜行未省多。 娇懒却嫌春战冷,手拈牙笔倩人呵。 注释:这首诗的注释主要围绕“春词”展开,即春天里人们常唱的歌曲,通常指情歌。诗的首句描述了诗人自己动手寻找蜀地出产的纸张来抄写吴地的歌谣,这种特殊的材料和方式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诗歌创作方式的某种特殊情感。二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抄写过程中的细节,用斜行书写的方式表现了一种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
【注释】 暖风:指春风。深巷:狭窄的街巷。卖花天:卖花的地方。争买:纷纷抢购。繁华:热闹而美丽。袅鬓:垂在耳边的发髻。踯躅(zhí zhú):一种红色花朵,也作“踯躅花”和“杜鹃”。隔帘抛与沈郎钱:隔着帘子抛给沈约的钱。沈约:南北朝时人,字休文,吴兴武康人。 【赏析】 《春词和韵》是一首宫怨诗。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她对春天的感慨。 首句写深宅大院中,人们竞相购买鲜花的情景
双鹓(yuān,一种水鸟)不惜涴泥沙,闲逐吴姬斗草芽。 赢得阿娇金半臂,背人含笑入桃花。 注释:鸳鸯不怕弄脏泥泞的水面,随着美女吴姬一起斗着春草萌芽。她赢得了美丽的阿娇赠送的金丝织成的半臂,背对着人面带笑容走入桃花丛中。赏析:此诗写春日与美人斗草之乐。“双鸳”句以水鸟喻人,言其不畏污泥浊水而随人同游,足见其爱恋之情之深;“闲逐”句则写与美人斗草之乐。“赢得”句承上启下,言其得美人赠物
绿窗红烛制春衣,宫样花纱要入时。 这句诗通过描绘制作春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句中的“宫样花纱”也象征着高贵、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而“玉手怕裁双凤破,并刀欲下更迟迟”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繁琐工作时的犹豫与迟疑,反映了他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从整首诗来看,胡天游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
译文 回忆兄弟分别时的情景,我们各自一方天。 自从别来,我们都已是两鬓霜白。 虽然江山千里,但仍然可以比邻而居。 风雨几番相见,依然能够共枕而眠。 海燕年深长作客,塞鸿天远不成行。 尽管举杯莫负黄花酒,但我们还是来看南塘万竹长。 注释 1. 忆孟兄季弟:回忆起和孟兄季弟的友情。 2. 兄弟相看各一方:指与孟兄季弟分别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3. 别来俱各鬓成霜:表示分别后
【解析】 此诗为题记文,首句“七岁游法兴寺”,是写诗人幼时在法兴寺游览的经历。次句“山色摇光入袖凉”是写当时的情景。第三句写老僧读经咒语的情形。末句用典。“楞严咒”是佛教密宗中的重要经典之一。传说诵此咒有神功,能令风起于殿前,故名“神风”。又《楞严经》中以柏树象征佛法之盛,“柏子”即柏树子,这里指柏树。“一殿”指寺庙内大殿。 【答案】 译文:我小时候在法兴寺游玩,山间景色的光影映入衣袖,十分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