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
注释:极目楚天遥,远望楚地的天空多么遥远;湖亭晚兴饶,湖边小亭的兴致盎然。 平波千万顷,湖面平静如镜,仿佛有千万顷;鸥影落青霄,白鸥的影子映入天空,犹如飘浮在青霄之上。 译文: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是多么遥远啊!漫步于湖畔的小亭之中,心情愉悦、兴致盎然。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静得仿佛有千万平方千米;白鸥的身影倒映在青空之中,仿佛飞入了高高的云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边小亭中的所见所感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一水泛秋光”:一条江水映照着秋天的光彩。 - 关键词:“泛”表示反射,“秋光”指秋季的阳光。 2. “千山共夕阳”:无数的山峦与夕阳相映成趣。 - 关键词:“共”表示一同,“夕阳”代表傍晚的太阳。 3. “江乡无限好,都属钓鱼郎”:这里的江乡是指美丽的江边乡村,所有的美景都属于钓鱼人。 - 关键词:“江乡”指的是靠近江河的农村或城镇。 赏析:
秋景小幅 烟碧带霜红,秋深处处同。 晚晴山更好,诗在野航中。 注释: 1. 秋景小幅: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风景画,用“小幅”来表达其精巧和细腻。 2. 烟碧带霜红: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烟是淡淡的蓝色,带有霜气,而红色则更加鲜艳。 3. 秋深处处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深处景色的喜爱和欣赏。 4. 晚晴山更好:形容傍晚阳光洒在山上,使得山峰更加美丽。 5. 诗在野航中:将诗歌比作野航
【注释】 幽筱:幽深的竹林。乔柯:高大的树冠。寒姿:清冷的姿态。吟窗:指书房中窗前吟咏作诗。残墨:指残留下的字迹。画得醉中诗:意谓在醉酒中画出了酒后的诗意。 【赏析】 名瓒,字云林,号清闷阁主人、玉壶居士等,是明末画家。这首诗写的是他饮酒时作画的情景。全篇以“醉”为中心,描绘出他喝酒时的神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活动:先是写酒后赏竹、品茗,然后才动笔挥毫,吟诵诗句
【注释】 隐迹混樵踪:隐迹,隐居;樵踪,打柴人的足迹。 幽居碧涧东:幽居,隐居在山间;碧涧,深而清澈的山涧;东,方位词,此处指东方。 秋光胜春色:秋光,秋天景色,这里是指山林中秋天的景色比春天更美。胜,胜过,此指胜过春天景色。 红树白云中:红树,泛指枫树林,因枫叶秋天变红而得名。白云,云彩,这里指的是飘浮在山涧上空的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诗人隐居在山间的隐迹和打柴人留下的樵踪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频年湖上读书多,束帛戋戋忽见过。 - 频年:连续多年。 - 湖上读书多:在湖边长时间地读书,强调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学习。 - 束帛戋戋:形容书简虽小但价值高。 - 忽见过:突然被见到。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在湖上阅读书籍,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追求知识的热情,这种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也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 2. 霄汉明良图治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1. "冠佩锵锵俨致斋":这里描绘了一幅庄重的仪式场景,人们穿着华丽的官服,手持冠饰,排列整齐地走进斋宫。这反映了古代官场的严肃和尊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敬畏之情。 2. "清安堂上醮筵开":醮是道教的一种祭祀活动,这里指道士们聚集在清安堂举行醮礼。筵是宴席,开表示盛大的开启。这句诗描绘了醮礼的盛大场面
【注释】: 题画八首 其二: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群山环抱溪流,晴空万里马儿行走在平坦的山路上,不辞辛苦地走远路。随处听到莺声啼鸣。 【赏析】: 《题画八首》是元好问的组诗作品,共八首,每首四句。此为其中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 前两句“群嶂绕溪青,晴来马足轻。”写画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感受。画中有山,山上有溪,而那溪水却因天晴而变得清澄见底,仿佛可以看见鱼儿在水中游弋
注释:春天的水远远飘浮着天,悠悠的钓船在水面上。樵夫正在打酒,丝上的鲤鱼很鲜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钓鱼场景的七言律诗。首句“春水远浮天”,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河水浩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第二句“悠悠一钓船”,则通过“悠悠”一词,传达出钓鱼人的悠然自得与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第三、四句“樵青且沽酒,丝上鲤鱼鲜”,进一步描绘了钓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樵夫在河边打渔,同时买酒解渴
注释:傍晚的群山含着残留的夕阳,冷冽的波浪荡漾在遥远的天空。独自倚靠层层栏杆,秋天的思绪无边无际。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残阳晚照、寒波远空的画面,表达了他孤独寂寞的情感。前两句写景,用“晚岫”(即晚山)与“残日”来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山水图;后两句抒情,通过“寒波”“秋思”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愁绪。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是一首表现孤寂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