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寅
【赏析】 这首诗写渡江后所见所感。诗题“自西渡至姚江作”,点明是作者从西关渡江至姚江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江上景色和作者心情,抒发了对名利的厌倦和避世之志。 首联:“夕发西关津,薄烟羃洄渚。”傍晚时分,作者从西关渡口出发,只见薄雾缭绕着江水。这句写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 颔联:“安漫延其波,无冒刚涛怒。”江水平静地流淌,没有像猛浪一样汹涌澎湃。这两句写江水的宁静。 颈联:“遥光忽暝灭,归翮亚相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和鉴赏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一片桑干水气昏”,“一片桑干”指的是桑干河,“桑干”是黄河的古称,“昏”指昏暗,暗合了诗中“气昏”之意。 “白云空碛大河吞。”此句写大河吞吐云气,写出黄河之气势。 “马头带得冲星剑”,“带得”意为带着、牵引;“冲星剑”即指流星
绝句,是一种古代汉语诗歌体裁,每首诗通常由四句组成。在解析古诗《沈嘉则客海陵于高生之往也作绝句寄焉其一》时,我们可以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关键词的解释、整首诗的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诗句解读: - 白发毵毵映水遥,一生长寄木兰桡:“白发毵毵映水遥”,形容头发稀疏而长,仿佛能在水中倒影,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的形象;“一生长寄木兰桡”则暗示了诗人一生都在依靠木兰桨来生活或旅行
一路丹枫送出关 白云迢递满秋湾 钱唐千里乘潮去 看尽吴山看楚山 注释: 一路丹枫送我离去,我离开的关口有红叶相伴。 远处的白云在秋天的海边缓缓飘散。 我从钱塘出发,沿着海岸线向远方前进,直到看到吴地和楚地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时的离别之痛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旅程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相关内容,然后结合文化常识和个人感悟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沈嘉则见过赋赠 :沈嘉则是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苏轼齐名,有“苏沈体”之称。此诗是沈嘉则在苏轼过世之后写给苏轼的诗。 1. “园林初霁较精神”,译文为:园林刚经过一场小雨,显得精神抖擞。 (注释:园林:指庭院。初霁:初晴。比:比较。较
【注释】: 淮上阻风:大船被狂风激荡,湍急的河水使船身左右摇摆。长淮五月寒:淮河之北地区在五月里依然很凉。客情无处住:漂泊在外的游子,没有归宿。折取楝花看:折下楝树的花来观赏。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乘大船从淮南到江北,途中遇风受阻于淮上。他站在船上,望着那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的江水,听着那凄厉刺耳的风鸣,内心感到十分悲凉,于是情不自禁地折下楝树的花来观看
涨海连天无尽期,子胥日夜泛鸱夷。 西风作浪鲸鲵泣,潮去潮来总自知。 诗句释义: 1. 涨海连天无尽期:描述了海洋的广阔无边,象征着无尽的时间和可能。 2. 子胥日夜泛鸱夷:子胥指的是伍子胥,泛指他经常在船上度过日夜。鸱夷,古代一种用来装东西的袋子。 3. 西风作浪鲸鲵泣:西风起时海浪汹涌,如同大海中的生物(鲸和鲵)因风起而哭泣。 4. 潮去潮来总自知:无论潮水如何涨落,都由自然的规律所决定
以下是对《哭思质王中丞绝句 其二》诗句的逐条解释: 1. 曾提一剑大荒西:这句话描绘了一个英勇的场景,诗人手持长剑,驰骋在广袤的大荒之地。这里的“大荒西”可能是指一个遥远而荒凉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远行。 2. 落日旗翻太白低:这里用“落日旗”和“太白低”两个意象,形象地描述了夕阳下的战旗和天边的太白星,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可能暗示了战争或离别的背景。 3. 石马墓前高几尺
沈嘉则客海陵于高生之往也作绝句寄焉 其二 【注释】:后夜长虹下烛溪,寒江不动万峰齐。 楚天只在繁星外,一望同君一倍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思念之情。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后夜长虹下烛溪,寒江不动万峰齐,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楚天只在繁星外,一望同君一倍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海角山崖,回旋曲折,龙凤相拥,古国之中,中都的旧地。这里的父亲和老人们,如今过得如何?一定在回忆高皇皇帝曾经赐予的酒宴。 赏析: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李廉甫的节推身份,送他赴任凤阳,因此诗中有“此间父老今何似”的句子。从诗句看,李廉甫此次去任,并非为官,而是奉旨祭祀天地、祈雨,即所谓“祭”,与前次去凤阳时不同,所以有“高皇旧赐酺”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