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要求考生对全诗进行逐句翻译;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与主旨,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在乱后登吴山望城东战垒而作的怀古诗。首联写乱平之后,秋日登高,仍见吴山青翠,但登高却伤情。颔联写战垒荒凉的景象;颈联写战前战中之景:湖上采莲无画舫,关东种柳满严营
次韵陈府掾宿治平寺栖云轩 诗客秋来款竹扃,清谈时得共高僧。 云轩题画朝挥笔,石几看书夜对灯。 香篆绕盘烟细细,粥鱼敲木响登登。 寺楼高处宜长望,水满蟾溪绿似绳。 注释: 1. 诗客秋来款竹扃(jīng):秋天来了,诗人来到竹林门上,表示对秋天的到来的迎接。 2. 清谈时得共高僧:在安静的交谈中,与僧人分享智慧和见解。 3. 云轩题画朝挥笔(huī bǐ):早晨在云轩绘画时,挥笔如飞。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五日。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朝的国力仍然十分虚弱,所以杜甫写下了这首诗。 诗句释义: 1. 节序萧条宁似旧,夜寒灯火暗孤城。 - 节序萧条:时节已经变得萧索,没有往日的热闹和繁华。 - 宁似旧: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节日气氛显得格外萧条。 - 夜寒灯火暗孤城:在寒冷的夜晚里,只有一盏盏微弱的灯火显得格外孤独,映衬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名为《凤凰山怀古》。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凤凰山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在自然景色中寻觅历史记忆的哀愁。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 “舞凤山形无古今,百年王气已销沉。” 注释:凤凰山的形状似乎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变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繁荣与权力的气息已消散于历史的长河。 赏析: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凤凰山的永恒与变迁形成对比,表达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 -
诗名:次韵魏县尹游云岩小蓬莱轩 树入仙岩一径微,公馀到此及春晖。 石缸香暖松花酒,云缕光寒槲叶衣。 未向神人求药匕,且从羽士问玄机。 山中异境难留客,还向东皋步月归。 我将从诗句、译文、注释、赏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诗句释义 《次韵魏县尹游云岩小蓬莱轩》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余与友人一同游览仙境般的云岩小蓬莱轩的愉悦心情。首句“树入仙岩一径微”描绘了仙岩之中,树木参天
草亭幽绝在林端,苍雾丹霞绕石阑。 松叶覆山禽自语,苔痕匝地竹成竿。 绕花古井呼儿汲,题画新诗与客看。 羡尔风尘能吏隐,听猿时踏岭云寒。 注释: 1. 草亭幽绝在林端,苍雾丹霞绕石阑。 - 草亭:简陋的住所或亭子。 - 幽绝:非常偏僻寂静,无人打扰。 - 苍雾丹霞:形容天空中的云雾缭绕,色彩斑斓。 - 绕石阑:环绕着石栏杆。 2. 松叶覆山禽自语,苔痕匝地竹成竿。 - 松叶覆山禽
【注释】 薄宦:官职卑微,官途艰难。西风:秋天的风。黄菊:指菊花。盈枝:满枝头。把酒聊自适,此处看花多所思:举杯畅饮以自我安慰,观赏花朵以寄托情怀。迎客少:接待客人少。寄书迟:书信往来迟缓。岁晚:年老时。廪粟:古代的一种谷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异乡对菊花有所感触而写的诗作。诗人借菊抒怀,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坎坷,生活清苦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故人移住碧云端,取次寻游兴未阑。 注释:故友搬迁后住在高高的云端,随意游玩,兴致还没有结束。 赏析:此句描绘了友人迁居至高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居的羡慕之情。 地隔城埤沉戍鼓,山连湖水有渔竿。 注释:由于地势原因,我所在的城市距离军营很远,听不到戍楼的鼓声,但是山下的景色如在咫尺,能看到渔民在湖中垂钓的身影。 赏析
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熟路忆曾游。 西风鸟影寒塘晚,细雨蝉声碧树秋。 过眼年光如急电,伤怀世事等浮沤。 知君为国勤劳苦,一寸丹心有百忧。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镒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野风光图,充满了浓厚的文人墨客气息。首句“山色苍茫翠欲流”,用“苍茫”形容山的颜色,给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感觉,仿佛能听到那潺潺的流水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
第一首译文: 自叹经过一年半水乡,那知今夜是元宵佳节。 中天明月照得城无灯火,午夜清风带来城门的柝声。 浊酒难消胸中的块垒,衰年仍觉诗句有峥嵘。 升平景象何时才能再现,独自对梅花坐到天亮。 注释:半水:指钱塘江潮水退后露出江边土地,人称“半江”。这里借指钱塘。客严城:在杭州城外。今夕:今夜。中天月:指元宵节时,月圆正中,光芒照耀大地。无灯火:指月光明亮到把城墙上的灯火都映成了银色。午夜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