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元
【诗句释义】 1. 自笑茅檐多野意:我自笑这茅草屋边充满了野意。 2. 水边栽柳翠成堆:在水边栽的柳树,绿叶丛生,一片翠绿。 3. 鹤因无恙老犹健:因为没有受到伤害(生病或被捉),所以鹤老了还是如此强健。 4. 燕若有情贫亦来:如果燕子是有情感的,那么即使贫穷了,也会飞来。 5. 曲径斜穿花影入:曲折的小路上,穿过花的影子,进入小池塘。 6. 小池低傍竹阴开:小池在竹林的阴凉下悄然开放。 7.
送李叔易郎中之闽 茅檐仅隔几渔罾,五载无由识李膺。 牛渚月明船久泊,龙门春暖客初登。 三山果熟催征骑,四月莼香忆旧朋。 奈尔相逢又相别,河梁携手复何能。 注释: - 茅檐:茅草屋顶的房屋。 - 李膺:李叔易的字。 - 牛渚:即牛渚山,位于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北岸,是大江中的名山之一。 - 龙门春暖客初登:龙门指浙江绍兴市西北的会稽山,春暖意味着春天到来时,山上的景色美丽如画。 - 三山
注释: 野水秋风起,孤村落日清。 野水泛着秋意的寒风,村落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 寸心江百折,双鬓雪千茎。 内心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双鬓已经斑白如同雪花。 村迥群乌合,天高独雁鸣。 远处村庄里聚集了乌鸦,高空中一只大雁独自鸣叫。 题诗送归客,远别不胜情。 我为归人题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他远行的不舍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高僧以慈隐,远在石桥西:这句描述的是庵的位置。“高僧”指的是隐居的和尚,而“以慈隐”表明他的修行方式是慈悲为怀。“石桥西”则指出了庵的具体位置在桥梁西边。 2. 地接支郎寺,门临孝子溪:这句话表达了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支郎寺”可能是附近的一个寺院,“孝子溪”则是与该寺相邻的小溪。这里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 3. 松风斜落径,竹影乱侵畦
北门团练贝子美的诗如下: 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晚来归侍母,莫为点行频。 注释: - “风尘”:指战乱、动荡。 - “民生日转贫”: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 - “持戟士”:持戟的士兵,通常指守卫边疆的战士。 - “亦有读书人”:也有读书人。可能指的是在军营中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 - “怜我”:同情我。 - “深衣”
这首诗是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中的一句。 水馆春将晚,凭阑静自吟。 注释:水馆,指水上的亭台。春将晚,春天即将结束。凭阑,靠着栏杆。吟,作诗或吟咏。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将要结束时,独自站在水边的亭子里,静静地吟咏的情景。 蜂粘飞絮起,鱼噞落花沈。 注释:蜂粘,蜜蜂粘着。飞絮,飘扬的柳絮。噞,同“喋”,鱼吃食的样子。沉,下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蜜蜂粘着柳絮飞翔,鱼儿在水下吃食
【注释】简楼伯容:诗题一作《送简州伯容》。简州:唐时名,治所今四川成都市。伯容:人名,姓不详,名不详。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送别友人的诗。首句写江城雨霁天晚,凉意袭人;次句写六月天气,入秋已晚。第三、四句写夜深时,鸟栖烟树,萤飞水村;末二句写邻巷有笛声,郡楼上有更鼓。最后两句写故人不知何往,而新月正挂柳梢。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题兰水仙墨竹" : 这是诗人的诗作标题。 - "上林春又老" : 指上林园的春天又过去了,这里可能是在描写时间的流逝。 - "在野抱幽贞" : 指作者自己虽然身在民间,但心志高洁,不随波逐流。 - "泣露丹心重" : 形容内心的纯洁如泪滴般珍贵。 - "凌波玉步轻" : 描述步履优雅轻盈如同踏在玉石上。 - "孤山初雪霁" : 描绘了孤山上初雪后的景象。 -
山翁卧雪寒且饥,敲门有客来送诗。 诗中一字煮不得,妻儿争怒吾独奇。 闲粘素壁时一见,恍若此老来茅茨。 洛阳贤令久难觏,剡溪故人多别离。 寒窗得此真自慰,绝胜赠我珠与玑。 呼童索笔追和欲走谢,天阴地远出入愁无驴
积雨荒池水欲平,轩窗长夏有馀清。 吟馀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