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晚来归侍母,莫为点行频。
北门团练贝子美的诗如下:
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晚来归侍母,莫为点行频。
注释:
- “风尘”:指战乱、动荡。
- “民生日转贫”: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
- “持戟士”:持戟的士兵,通常指守卫边疆的战士。
- “亦有读书人”:也有读书人。可能指的是在军营中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
- “怜我”:同情我。
- “深衣”:一种古代的长袍,常用于正式场合。
- “点行频”:频繁地被派遣去执行任务。
赏析:
这首诗是贝子美在战乱时期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中的“持戟士”和“读书人”形象鲜明,分别代表了军人和文官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作者通过对比这两种角色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不满。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希望能够早日平息战乱,回到平静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