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归未得,芳草接平芜。
边报不时有,乡书绝迹无。
马怜桥外洗,猿忆洞中呼。
客邸又寒食,故乡天一隅。

和松石斋寒食客中

王孙归未得,芳草接平芜。

边报不时有,乡书绝迹无。

马怜桥外洗,猿忆洞中呼。

客邸又寒食,故乡天一隅。

注释:

  • 王孙:贵族或士大夫的子弟。
  • 归未得:未能回家。
  • 芳草:指春草,也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等事物。
  • 平芜:平坦的原野,形容荒凉。
  • 边报不时有:边境上的战报不时传来。
  • 乡书绝迹无:家书已经很久没有收到。
  • 马怜桥外洗:马在桥外饮水。
  • 猿忆洞中呼:猿猴在山洞里叫。
  • 客邸:客居之地,旅馆。
  • 故乡天一隅:故乡如同天空中的一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寒食节时身处异乡的心情和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王孙归未得”直接点明诗人的身份和心情。王孙是指贵族子弟,他们往往因为公务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回家,这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因各种原因而远离家园的现象。

“芳草接平芜”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思念。

第三句“边报不时有”,暗示了战争或边境的紧张局势,使得诗人无法安心在家过节,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马、猿等动物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马在桥外饮水,猿在山洞里叫唤,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最后一句“故乡天一隅”则是诗人对自己故乡的深情寄托。尽管身处他乡,但诗人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与家人团聚。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