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澄
赤水峡两岸壁立,一水中流,树木蔚然,岚气朝夕不散。 译文:赤水峡两岸高耸入云,峡谷中水流湍急,两岸树木葱郁茂密,云雾缭绕。 注释:赤水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境内,是长江支流赤水的一段峡谷,因红色山石而得名。两岸:指峡谷两侧的山脉。壁立:形容山势陡峭、高耸。一水中流:指峡谷中的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树木蔚然:形容树木茂盛、翠绿。岚气:指山间的云雾。朝夕不散:形容早晨和晚上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柏的诗作《谷山》。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层峦叠翠瘴江湄,水色林光云起时。 注释: 层峦叠翠:层层青山绿树,色彩斑斓;瘴(zhàng)江:指南方多瘴气的地方,江边常有瘴气缭绕;湄(méi):水边的岸。云起:云雾升起,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2. 云鹤自闲春自老,个中风月几人知。 注释: 云鹤自闲:云鹤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春自老:春天随着时间流逝而老去;个中风月
【注释】 石壁:山崖。 千尺丹厓(yí):高耸入云的山峰。 倒树:波涛汹涌,好像树木倒下一般。碍云行:挡住了云彩。 烟霞榻:指神仙所坐的床榻。 卧听泉声:躺着听泉水的声音。 看月明:观看月光皎洁。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相结合,借景抒怀,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首句“石壁山高十余丈”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雄伟的基调。接着“下临大江,是千尺丹厓削石屏”,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高到下,由静入动
注释: 中流乱石水交加,滚滚寒声带雪花。 鸭滩:指河流中的险滩。乱石:多石的河段。滚滚: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寒声:寒冷的水声。带雪花:仿佛有雪花飘落。 霜月不随流水去,只将秋色伴渔家。 霜月:指月光映照着冰花的月亮。不随流水去:月亮不会随着流水漂走。只将秋色伴渔家:月光陪伴着渔人度过秋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鸭滩险峻的地形和湍急的水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中流乱石水交加
【译文】 桃花盛开,江水暖和,锦鳞肥美,白发渔翁罢钓回家。柳树下系船,篷底垂钓,鸥鹭在前方嬉戏,忘却机巧。 【注释】 藤江:即浔阳江,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桃花浪暖锦鳞肥:指桃花盛开时,江面波光粼粼,鱼儿肥美。 白发渔翁:指年老的打鱼人。 罢钓归:停止钓鱼回家。 柳底系船篷底坐:在柳树底下系好船,然后坐在船篷里休息。 已忘机:忘却了世间的一切机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渔翁生活的田园诗
【注释】 东山: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云敛:云雾散开。碧天:青蓝色的天空。苍茫:苍茫无际的样子,形容月光的皎洁。一庭:庭院。瑶台:玉砌台阶,比喻华丽的殿堂。 【译文】 东方的东山云雾散去,青蓝色的天空敞开了;月色苍茫,从海上洒下一片清辉。风露满空,像洗过似的清新明净;庭院里的光辉映照着玉石台阶,犹如转过瑶台一般。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初秋夜晚的景色。首句写云收雾散,天空开朗,次句写月光如水
中流乱石水交加,滚滚寒声带雪花。 霜月不随流水去,只将秋色伴渔家。
水气初升云气浮,山林不辨鸟声幽。 天风吹入三竿日,草木依然水绕洲。
千尺丹厓削石屏,波光倒树碍云行。 何当借我烟霞榻,卧听泉声看月明。
层峦叠翠瘴江湄,水色林光云起时。 云鹤自闲春自老,个中风月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