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麟瑞
枢密张公 曾拥貔貅奏凯歌,厓山云暝竟蹉跎。 地空九有栖荒服,寨列千艘保海阿。 龙跃玺沉天若此,乌鸣碇绝事如何。 鲸波沃日炎光熄,凛凛英魂尚枕戈。 注释: 1. 枢密张公:指的是张浚(字公裕),南宋抗金名将,官至右相。他曾多次上书请求起用抗战派主和派,但被秦桧等人阻挠。在金军南侵时,他率军抵抗,但由于内部矛盾,最终导致失败。 2. 曾拥貔貅奏凯歌:曾经率领精锐部队奏响胜利的凯歌。貔貅
牛公,即牛皋,南宋抗金名将。公元1230年(宋理宗宝祐六年)夏四月,蒙古军大举南侵,南宋朝廷派左谏议大夫兼权知襄阳府的孟珙率军抗击。孟珙驻军于樊城,与金军战于襄阳城下的郢州渡口,大败金兵。牛皋在襄樊之战中,以少胜多,连克三城,为保卫国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守襄都统制牛公 注释:守卫襄阳的都统制是牛公。 译文:将军牛公欣喜竖降幡,偏将能知道大义存。 诗句释义:守卫襄阳的都统制是牛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第一二句,“九庙三宫已尽倾”,九庙三宫已经全部倾倒,这一句是说:国家灭亡,皇帝被迫迁都,而自己却依然坚守故土,不肯随从而去。 第三四句,“血书矮壁存吾节,气贯长虹任汝烹。”在狭小的矮壁上写下自己的血汗之辞来保存自己的志节;气贯长虹,我不怕被你烹煮。诗人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跃然纸上。 第五六句
诗句解读 1 八面兵威八面攻,冯夷飞血洗千蓬:这里描述的是一幅战场景象,丞相陆公(即陆逊)指挥着八方的兵力进行攻击,战场上血流成河,如同冯夷(传说中的水神)在空中喷洒鲜血一样。 2. 波翻水寨乾坤震,风仆樯旗社稷空:这句话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的场景。波浪翻滚的水寨(指战船)震动了整个天地,象征着战斗的激烈和壮观。而当风吹过旗帜时,它们倒下,象征国家的空虚。 3. 百辟散班奔鹢首
江东制置使谢公 草履麻衣漫蔽形,十年卖卜惯零丁。 愿从楚地师龚胜,欲向辽城友管宁。 采石吟成期绝粒,娥碑读罢弃馀龄。 一门尽节均无愧,千载西山叠叠青。 释义: 江东制置使谢公:江东制置使是南宋时期在江东地区设置的官职,谢公可能是一位担任该官职的人。 草履麻衣漫蔽形,十年卖卜惯零丁。 译文: 穿着草鞋和麻衣,被世人遗忘,已经十年了。这可能是因为长期在街头摆摊卖卦,而被人遗忘。 愿从楚地师龚胜
【注释】 观:看。许公:指许国,即许浑。许浑曾为淮南节度使李源从事,与李源不和而被罢职,后投江州节度使令狐楚幕中,又得罪令狐楚被贬谪,最后死在润州丹阳寺(今江苏镇江)。 元戎:这里指唐宣宗皇帝。化:变。鲵鲸:比喻小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立,使蒙恬治兵于北河之外,以司寇无道,使蒙恬斩之。”《汉书·贾谊传》:“怀怒未发,汤、武是也;退思省察,太公是也。” 科第:科举考试的等级。夸:自夸
这首诗是宋代文天祥的《题严陵钓台》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 滔滔一水会襄流,派接均房密运筹。 “滔滔一水”形容江面水流湍急,如同滚滚的洪水;“襄流”则是指襄阳(今湖北襄阳)一带的河流。这句诗描述了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 派接均房密运筹。 “派接均房”是指长江、汉水和黄河三水交汇的地方,即今天的武汉市;“密运筹”指的是精心策划和布置军事战略。这句诗描绘了在江流交汇之地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张公。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援襄都统制张公” 译文:你是援助襄阳的都统制张公。 注释:“援襄”,指的是支援襄阳。“张公”,指的是张公(张贵)。 第二句:“忠勇堂堂贯斗牛” 译文:你的忠诚勇敢如同星斗般璀璨,照亮了整个天地。 注释:这句赞美张公的忠诚和勇敢的品质。 第三句:“英雄端不愧兜鍪” 译文:你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诗篇内容: - 江流移浚向南山:描述了江水流动的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变化。这可能象征着政治局势或社会状况的变迁,以及人民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和反应。 - 渴死全城胆亦寒:表达了因为极度干旱导致的恐慌和无力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存环境恶化的恐惧和无助。 - 叛将踰城机尽泄:描绘了叛变者突破城池的情景,暗示了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外部威胁的加剧。 - 娇儿饮药泪空潸
诗句释义 1 “已献金汤又返锋”: 表示张公已经献上了金汤的城池,但后来又反戈一击。 2. “师奔山市甲犹衷”: 描述了军队在逃跑时,盔甲仍然整齐。 3. “鼠曾守隘机潜伏”: 暗示了某个角色如老鼠般狡猾,利用机会潜藏或策划。 4. “猿欲投林计已穷”:比喻某人的策略已无余地。 5. “祭纛有灵嗟二将”:指某位将领(祭纛)具有神灵般的智慧,赞赏两位将领。 6. “死绥无愧慨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