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
【注释】 维桢,即陈汝言。 何:指作者自己。 书:书信。见赠诗:收到你写的诗。后:回信。 尘埃握手众人中:意思是在众人之中握手言欢,彼此都十分亲热。 草木:比喻同乡。臭味:这里指气味相同,也就是有相同的爱好和志向。 迷出处:指不知进退,犹疑不决,进退两难。初终:指一生的开始和结束,这里是指一生的始终。 赤黄晚岁徵奇梦:指晚年作诗,如《赤黄》诗那样奇特。徵,通“征”,征引、征用;奇梦,即异梦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道人休去白云边,老矣分明懒瓒然。 - 注释:道人(可能指修行者)不要去白云边,因为年老体衰,行动迟缓。 - 赏析:表达了修行者由于年老体衰,行动变得缓慢,难以像年轻时那样敏捷和迅速。 2. 参学谁能知许事,退休聊得息诸缘。 - 注释:谁能够了解这些事物?退休后能休息所有的事务和烦恼。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感慨。他感叹世事复杂,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
城南庵 故乡归思白云边,瓶钵东来想浩然。 桑下久无三宿恋,室中今许一灯传。 梦惊城郭风尘窟,兴寄湖山雪月船。 老矣重游恐难得,平生四海与弥天。 注释: - 城南庵:指位于城南的寺庙或禅院。 - 故乡归思白云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如同身处云端一般遥远。 - 瓶钵东来想浩然: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宽广、深邃,如同东方传来的佛法一般浩渺。 - 桑下久无三宿恋:意指长久以来没有在桑树下停留过
虚春亭 碧琅玕里小蘧庐,想像幽人手植初。 不独禅心破诸有,还于法性识真如。 应缘任笑风月底,出世要观霜雪馀。 他日升堂参玉版,会须傍出赏春蔬。 注释:虚春亭:在虚中春亭上作诗。碧琅玕:指碧色晶莹的竹子。这里泛指青翠的竹。想象:想见。幽人:指隐居的人或隐士。手植:亲手种下。破:破除、摆脱。诸有:各种事物。禅心:禅宗之心。法性:佛性、本性。识:认识。真如:佛教语。指宇宙万物的真实本质。应缘:顺应机缘
《次刘元直韵二首 其一》是金朝诗人刘迎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秋来何事忆归频: - 秋来:秋天的到来。 - 何事:为什么。 - 忆归频:频繁地回忆回家。 - 译文:秋天到来时,我为什么会频繁地回忆起家呢? 2. 正以家无妒妇津: - 正以:正好。 - 家无:家中没有。 - 妒妇津:妒忌的妇人的住处或象征妒忌的地方。 - 译文:正好因为我的家里没有妒忌的妇人。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对原诗进行赏析和品鉴;然后抓住关键句、重要语句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自解”的意思是:自我解释。“投绂”指辞官归隐,“绂”是古代官员系在衣带上的印,这里借指官员。 第一联写自己辞官隐居的感想,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于清闲的生活态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 第二联写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理解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既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诗词知识,还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思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赏析。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故家”是旧日的家园;“有小池台”指有园林;“桃李”泛指花木;“蹊”:小路。“手自栽”即亲手栽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遵循“前译后析”的原则,先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再结合语境准确翻译。 (1) “半濠清浅芰荷雕”,句中“清浅”是说池水清澈、明净;“雕”是雕刻的意思,形容荷叶上露珠晶莹剔透,如玉石雕刻般细腻。此句的意思是:池塘里的水很清澈,荷花在水面上像雕刻出的一样。 (2) “落日登临未寂寥”,句中“寂寥”是寂静无声、寂寞冷清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
次韵夜雨 海山何处是蓬瀛,节物催人意自惊。 客里厌逢今旧雨,梦馀愁听短长更。 故园颇觉归期缓,老境难堪此段清。 想得诗成正萧瑟,竹窗灯火夜微明。 注释:海山:泛指山海。蓬瀛: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列仙传》卷上:“海上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借指故乡。节物:节日的景物。催人意自惊:使人感到时光易逝,人事易变。客里:寄居他乡。今旧雨:指旧日同游的友人。短长更:长短不一的更漏声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寄寓他乡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其一: 半年归梦别离间,只有音书雁足还。 注释:我离开了家乡已经半年了,这期间,我经常做着离别故土,思念亲人的噩梦,醒来后总是泪湿枕席。只有我的信鸽能将书信送到远方的家人那里。 其二: 罗幕翠横秋掩冉,玉壶红湿泪斓斑。 注释:在秋天的夜晚,我常常披着华丽的罗帐(帷),静静地躺在那里,看着窗外的月光映入窗帘,洒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