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赠星士陈鹤皋 天运固有常,命理亦已微。 先圣既罕言,后学鲜能知。 巫咸实诡秘,虚中颇神奇。 衰旺酌五行,祸福剖众疑。 寥寥千载下,术者谁继之。 斯人袭世业,造化窥璿玑。 勖哉师古人,庶以鸣当时。 注释: 1. 天运固有常,命理亦已微。 - “天运”指的是自然的运行规律或天命的安排。“固有常”意味着这些规则是永恒不变的。“命理”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命运或运势。“亦已微”表示这些规则虽然存在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交友的看法和期待。诗中通过描述取友的重要性,以及朋友之间的互动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现了友情的力量和作用。 “余性资庸下学术空疏白首无成私窃自慨然先儒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自省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学识和才能虽然平庸且知识浅薄,但他没有放弃自我提升的努力。他感慨地说,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认为从天子到平民百姓
【译文】 我曾浏览过金坡图,却没有到过金坡山去。这晨早游览了金坡的胜景,恍惚之间觉得这不是人间! 杳霭的数座山峰合在一起,轻盈地飘荡着的一只孤鹤还盘旋着飞来。 坛子高耸,耸入云天,石壁上布满了白色的云雾,松树林中关锁着白云。 感慨着劫灰之后的残败景象,我遨游于西天的落日余晖中。 长吟着下山去,尘土飞扬又使我愁容满面。 【注释】 游金坡道院:游赏金坡道院。 曾阅金坡图:指曾看过有关金坡的地图。
解析与赏析 第1句 关键词:图书 - 注释:这里的“图书”指的是书籍,特别是指学问或知识的载体。在古代中国,书籍是知识的重要传播工具,因此被赋予“重斯文”(重视文化和学术)的意象。 - 译文:书籍被高度重视,作为承载文化和学术的工具。 第2句 关键词:考法 - 注释:“考法”在这里可能是指研究法律的方法,也可能指的是对法律的研究和学习。 - 译文:研究法律的方法跨越了不同的时代。
晚凉步幽径,微风飘衣襟。 悠悠何所思,所思在同心。 邻居二三友,托好在云林。 宁忧贫与贱,所乐书与琴。 闲时辄相过,有酒能共斟。 醉时各分散,明日重相寻。 注释: 1. 晚凉步幽径:夜晚的凉爽时分,漫步在幽静的小径上。幽径指隐蔽、不常为人知的小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2. 微风飘衣襟:微风吹拂着衣襟,形容夜晚微风习习,让人感到舒适。衣襟在这里象征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是送别邓吾贯前往山东省亲的诗。全诗分为四段,每段都表达了诗人对邓吾贯的祝福和期望。 第一段:天地司化育,品汇咸昭苏。 天地主管化育万物,各种品类都显现出生机。这是对邓吾贯在山东省亲的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家庭中能够茁壮成长,展现出他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怀哉父母恩,实与天地俱。 怀念父母的恩情,他们与我们一样伟大。这是对邓吾贯的赞美,希望他能够继承和发扬父母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个有担当
【注释】 甘泽:滋润的雨露。丘园:山野。膏沐:洗头用的膏油。杖藜(lí):拄着拐杖走路。逍遥:悠闲自在。匏樽:匏瓜做的酒器。农谈:农事之谈。躬耕:亲自耕作。微禄:微薄的俸禄。 【赏析】 《喜雨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农民在雨水的滋润下,庄稼长得好,生活过得宽余,所以不必要干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官,而应当“躬耕”以求自食其力。全篇语言质朴自然,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应首先明确答题步骤是:第一步,解释该联的意思;第二步,概括全诗的内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感情。然后按要求作答即可。 “清晨访故旧”意思是:清晨时我拜访了老朋友。 “及暮始言还”意思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簪缨世所荣,犁锄我所安”意思是:我身为簪缨之族的后裔,却安于犁锄耕作,不为富贵所累。颔联写自己虽为贵胄,却甘心从事农耕,不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诗人清贫自守、高洁脱俗的精神风貌。颈联写自己虽身处山野,但与家人一起在园中采摘瓜果,在案上摆满了杯盘,体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夏日有怀丁御史 永昼倦烦燠,披襟倚南窗。 浮云忽凝阴,鲜飙喜微凉。 心境适澄静,翛然尘虑忘。 故人应此际,高卧到羲皇。 注释: 1. 永昼:漫长的白天,表示时间之长。 2. 烦燠:炎热。 3. 披襟:展开衣襟。 4. 倚南窗:靠在南边窗户旁。 5. 浮云:飘动的云彩。 6. 忽凝阴:忽然凝结成阴暗的样子。 7. 鲜飙:清爽的风。 8. 澄静:心境清净、宁静。 9. 翛然:形容超然物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