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注释】 1. 送永丰曾仲省赴召:这是送别诗。永丰,县名。曾仲省,即曾仲舒。 2. 萤窗苦学擅才名:在萤火虫的窗前苦读,因才高而闻名。 3. 鹗(è)表横飞被宠徵:指被皇上赏识并提拔。鹗是一种猛禽,其羽毛呈黑色,翅膀展开时像一只大鹏,所以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4. 青云万里壮君行:希望曾仲省能高升远走,建功立业。 5. 文章盛代宗西汉:指曾仲省的文章如汉朝文坛的兴盛一样,非常出色。 6.
沧洲秋夜对月 长年为客寓沧洲,时序堪惊兴颇幽。 明月正当书馆夜,西风先动桂林秋。 乘槎万里思河汉,倚剑三更望斗牛。 老去尚馀豪气在,浩歌声落大江头。 注释: 沧洲:沧浪之水,多指代江湖。这里指代诗人的居住地。 时序堪惊:时令变化令人惊讶。 明月正当:月亮正好照到书房里。明月当空,照亮了书房,也照亮了诗人才子的心房。 西风先动:西风先吹起了秋天的气息。秋风起,落叶纷飞,秋意渐浓。 乘槎
赠医师汤谦亨 汴梁未住葛溪滨,南渡衣冠子又孙。 见说医传十六世,不知功活几千人。 悬壶物外乾坤小,种杏云中雨露均。 莫向明时甘隐遁,宣和曾著旧功勋。 【注释】 1. 汴梁: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2. 葛溪滨:指在汴京附近的葛溪。 3. 南渡:指南宋建炎南渡以后。 4. 见说:听说。 5. 医传:医学传承。 6. 乾坤:天地。 7. 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即道士。 8. 云
寄郭都事就觅藤杖 屏山分首经年别,岭海休官几日还。 富贵已看荣故里,恩威尤喜化诸蛮。 马援薏苡何须载,陶令金英自可餐。 老我平生惟隐遁,拟求藤杖共看山。 注释: - 屏山:指庐山,因山中有匡庐、东林两寺而得名。 - 分首:别离时作别。 - 岭海:指广东、广西一带。 - 故里:家乡,故乡。 - 恩威尤喜化诸蛮:对少数民族有恩惠和威严,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化。 - 马援薏苡何须载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一句:“白云红树晚晴馀,客子凭阑叹索居。” - “白云红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白云和红树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 “晚晴馀”意味着傍晚时分的余晖洒在白云和红树上,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温暖。 - “客子”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 - “凭阑”指站在栏杆旁。 - “叹索居”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当前居住环境的感叹。 第二句:“摇落又惊时序改
【注释】 ①壬戌年: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 ②雅以非才:以不称职的才能被举荐。 ③郡举:地方官推荐贤能者赴京任职。 ④婴疾病:因疾病缠身而辞谢。 ⑤愧非才:惭愧自己没有才能。 ⑥丘园:指家乡。 ⑦问讯:探望、问候。 ⑧新吟:新作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因病请求辞职归隐时所写。前四句写辞官原因,后四句写对友人的感谢之情。全诗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官场,回归自然
【注音】qiāng jiāng(江) 清江江上足田庐,独爱严家水竹居。 清江江上建好房屋,最喜爱严家的水竹住宅。 林合翠光浮几席,池分清润到阶除。 竹林中绿光映照几案,池水滋润使台阶生辉。 参差夜月栖鸾凤,荡漾春风戏鲤鱼。 参差不齐的夜月在鸾凤间栖息,风起时水面泛起涟漪,鲤鱼在水中欢快游弋。 何日临流一题咏,琅玕节下为君书。 什么时候能来此赏景赋诗,愿以“琅玕节”作诗赠你!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俯仰人间岁月流,偶同春望兴悠悠。”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与春天相遇时心情的悠然。 - “俯仰”描绘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而“兴悠悠”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情。 2. “桃花掩映东西岸,烟水微茫上下舟。” - 描述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江面上烟雾缭绕、水面平静的景象。这里的“掩映”和“微茫”都形容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3.
门深细柳未曾开,持节方知大驾来。 天上恩光明日月,营中号令肃风雷。 匡扶帝业非儿戏,竦动天颜羡将才。 千载功名见图画,临风还拂旧尘埃。 注释: 1. 门深细柳未曾开:门关得很紧,柳树还没有发芽。 2. 持节方知大驾来:只有拿着朝廷授予的符节才能知道皇帝的大驾已经来临。 3. 天上恩光明日月:皇帝的恩德如同阳光和月亮一样明亮。 4. 营中号令肃风雷:军营中的号令声如同风雷般震撼人心。 5.
简黎祥叔, 长身如鹤脸如霞,俯仰乾坤傲岁华。 京国壮游成旧梦,沧洲小隐似仙家。 鸣琴夜对尊前月,携杖朝寻洞里花。 我欲从君玩奇宝,玉堂词翰最堪夸。 注释: - 简黎祥叔:这是对作者的尊敬,表明作者与简黎祥叔是同僚或者朋友。 - 长身如鹤脸如霞:形容人长得高大英俊,脸庞红润如同晚霞。 - 俯仰乾坤傲岁华:表示对天地的敬畏和自豪,傲视岁月流逝。 - 京国壮游成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