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注释】 挽:拉,引;绍兰长老:指唐代僧人绍兰。齐已(约863—937):唐代诗人,字次山,号华阳子,潭州邵阳(今湖南衡阳)人。唐大中年间,曾任尚书郎、左拾遗等职,后辞官归家,以写诗为业。其诗多写景状物,意境清丽,语言简练。曾同寺里看明月:指与绍兰共观明月。曹溪:即曹溪水,在今广东省新丰县西北。相传惠能在此水边得法,后称禅宗祖庭。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齐已辞官归隐之后。全诗四句
【注释】 廖县丞:名不详。止信:诗题。 远树微茫带白云,可堪离思日纷纷。 数千里外闻归隐,二十年馀不见君。 陶令芜田今种秫,杜陵樽酒拟论文。 何时一访梅花处,坐挹清风惬素闻。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是作者对廖县丞的问候和劝勉。全诗八句,四联一体,首尾圆转,意境优美。开头两句写景,“远树微茫带白云”是近景,“可堪离思日纷纷”是远景,远近结合,构成一幅山水图。中间两联,是写自己的思念
注释:我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使我留恋的地方是“群玉山”。那里有烟霞洞,景色优美。尔喜欢东桥上的水竹居,那里的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我们两地都喜爱这风景好的地方,十年来与世俗的人情世故疏离。秋风中,我在岩前喝着白酒,看着桌上的菊花。夜雨中,我在青灯下阅读着案头的诗书。非常感谢你以前给我的锦书,它至今仍然光彩照人,照亮我的茅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名胜古迹时写给何质夫的一封信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层构巍峨傍水涯,几陪名胜蹑仙梯。 - “层构巍峨傍水涯”:描述建筑的壮丽和地理位置(靠近水面) “层构巍峨”指楼阁建筑层次分明、宏伟壮观。 “傍水涯”说明建筑紧邻水边或水面,增添了一种自然和谐之感。 注释:描绘了一幅楼阁屹立于水边的宁静美景。 - “几陪名胜蹑仙梯”:多次游览并欣赏名胜之地 “名胜”指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 “蹑仙梯”形容多次攀登至高处赏景
【注释】 丁巳:唐天宝十三年(754)十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十一月,玄宗出逃至马嵬驿,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次年(755),肃宗即位,改元至德。诗人当时正在玉笥山与友人相会,作此诗。仙字:指仙洞或仙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在玉笥山与友人游宴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的愤慨和不平之情。 首联写登山入洞天。“涉涧扪萝”,写诗人登山入洞天的情景。“涉涧”
涧上渔樵陇上云,此身甘与鹿麋群。 白云冉冉峰头见,流水泠泠竹下闻。 崖石倚天犹铁色,莓苔经雨自花纹。 劳君远寄山中咏,绝胜天葩吐异芬。 注释: 涧上渔樵:涧上的捕鱼人和砍柴人;陇上:指山坡上或山间。 此身甘与鹿麋群:我宁愿和麋鹿、野羊等动物为伍。 冉冉:慢慢地。 峰头见:在山峰的上面看到。 泠泠:水声细碎悠长。 崖石:悬崖边的石头。 铁色:如铁般坚硬的颜色。 莓苔:一种青苔类植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从诗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不可泛泛而谈。 “寄王炼师时中”,交代了写作背景。这首诗写的是寄给王炼师时中。王炼师时中,即唐人李时中的字,又号中峰子、清虚子,唐代著名道士,为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道士。他精研内丹术,著有《中峰集》。王炼师时中曾游历名山
和北平检校谢叔宾 小年曾拟上幽燕,老去仍栖玉笥前。 种秫欲求田二顷,穷经初学礼三千。 昼闲树影琴边落,夜静溪声枕上传。 寂寞山房求赋咏,思君点检白云篇。 注释: 1. 小年曾拟上幽燕:小年时(年轻时)我曾经计划过到幽燕地区(今北京附近一带)。 2. 老去仍栖玉笥前:如今已年老,依然栖息在旧地(玉笥山)。 3. 种秫欲求田二顷:想要种下高梁,希望能拥有两顷土地。 4. 穷经初学礼三千
题道士陈玉京奉旨降香卷代祀霍山羞璧币,退归玉笥卧烟霞。 洞天明月一双鹤,涧水碧桃千树花。 宝匣藏龙腾紫气,药炉伏火养丹砂。 长生有道谁能似,岁岁朝元玉帝家。 注释: 1. 题道士陈玉京奉旨降香卷:这是一首献给道士陈玉京的诗,内容是描述他奉旨降香的情景。 2. 代祀霍山羞璧币:指代替祭祀霍山,用璧币作为祭品。 3. 退归玉笥卧烟霞:指在玉笥里休息,躺在烟霞中。 4. 洞天明月一双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给朋友胡彦清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谊和不舍之情。 寄胡彦清彦忠昆季 伯仲才华迈等流,明时未许老林丘。 行看一鹗横霄汉,已见双龙射斗牛。 剪烛每怀良夜宴,棹船难共此时游。 相思目送南飞雁,肠断西风起别愁。 注释: 1. 伯仲才华迈等流:伯仲是指兄弟,才华是指才能和技艺,迈等流意味着超过其他人。这里的“伯仲”是用来形容胡彦清在兄弟中才华出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