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曾拟上幽燕,老去仍栖玉笥前。
种秫欲求田二顷,穷经初学礼三千。
昼闲树影琴边落,夜静溪声枕上传。
寂寞山房求赋咏,思君点检白云篇。

和北平检校谢叔宾

小年曾拟上幽燕,老去仍栖玉笥前。

种秫欲求田二顷,穷经初学礼三千。

昼闲树影琴边落,夜静溪声枕上传。

寂寞山房求赋咏,思君点检白云篇。

注释:

  1. 小年曾拟上幽燕:小年时(年轻时)我曾经计划过到幽燕地区(今北京附近一带)。
  2. 老去仍栖玉笥前:如今已年老,依然栖息在旧地(玉笥山)。
  3. 种秫欲求田二顷:想要种下高梁,希望能拥有两顷土地。
  4. 穷经初学礼三千:深入研究经典学问,初步学习了三千条礼仪。
  5. 昼闲树影琴边落:白天闲暇时,树下的影子落在琴旁。
  6. 夜静溪声枕上传:夜晚宁静,溪水的声音传到枕头上。
  7. 寂寞山房求赋咏:在空寂的山房中寻求吟咏之作。
  8. 思君点检白云篇:思念你(谢叔宾),请帮我审查并整理成《白云篇》这样的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以“和”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友情。
    首联“小年曾拟上幽燕,老去仍栖玉笥前”,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登上幽燕之地,如今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选择在这里安家。这里的“幽燕”指的是古代北京附近的一个地名,代表了诗人的家乡或者他的心中所向往的地方。而“玉笥前”则是指玉笥山,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暗示了诗人与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颔联“种秫欲求田二顷,穷经初学礼三千”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他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种下高梁,希望能拥有两顷土地。同时,他也在深入钻研经典学问,学习了三千条礼仪,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
    颈联“昼闲树影琴边落,夜静溪声枕上传”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白天时,他会在树下弹琴,享受那份宁静;夜晚时,溪水的声音会传遍整个房间。这些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尾联“寂寞山房求赋咏,思君点检白云篇”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他希望能够在山房里找到灵感,创作出一首优秀的诗歌。而他也期待着友人能够帮助他审查并整理这首名为《白云篇》的诗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信任,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