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解析】 题敖膳部归隐卷(其一) 承诏曾趋玉几前,萧萧白发许归田。谁知鼎鼐调羹手,却校云林种树篇。琴鹤共消闲日月,楼台长挹旧山川。朝廷有道尊年德,优赐行看下九天。 【答案】 承诏曾趋玉几前:曾经受命在皇帝面前侍奉。 萧萧白发许归田:满头银发,可以回到田野中去。 谁知鼎鼐调羹手:想不到自己曾经掌握国家大权的手腕。 却校云林种树篇:却去校订那些云林种树的诗文。 琴鹤共消闲日月;琴与鹤相伴
【注释】 ①曾尚迪:名不详。 ②失迎:没有迎接。 ③芝术:指灵芝草,古人认为服食可以长寿。 ④鹤归:指鹤归来,这里指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与友人曾尚迪久别重逢,相互唱和。首联写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懒慢”是说自己懒于出门,懒得接待朋友;“无堪”是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没有能力接待朋友。“喜观书卷倦登山”,是自己爱好读书,喜欢登山,但是都没有心情了。颔联是说自己懒散得连出关都不想去
卧云窗为简伯原作 邓雅创作七言律诗赏析 邓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卧云窗为简伯原作》流传至今。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并附上注释与赏析: - 竹床何处宜高卧 “竹床何处宜高卧?”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竹子作为文人雅士喜爱的一种材料,象征着清雅、高洁。在这里,“竹床”可能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床
首先输出诗句: 南朝人物数君家,异代兴衰一叹嗟。 独羡中流存砥柱,那知清骨葬烟霞。 诗书在笈从儿读,翰墨留香与世夸。 重过东桥堪洒泪,春风吹落墓前花。 译文: 南朝人物中的佼佼者,你家门庭显赫; 世代更迭,兴衰荣辱都让人叹息。 你像江中的砥柱一样坚守,谁知你的清白却被埋葬在了烟霞之中。 你的诗书传家,让孩子们从中学习,书写着家族的荣耀; 你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为世人所赞美。
谢胡廷琛惠智永千文及藤杖 数载论交乐有馀,眼中高谊更无如。 藤分九节堪扶老,帖赐千文许学书。 燕子日长挥翰墨,桃花春暖步郊墟。 临风感佩殷勤意,欲报琼瑶乏所储。 【注释】: ①“谢胡廷琛”四句:感谢胡廷琛的厚礼。 ②“眼中”二句:形容友情深厚、情谊深重。 ③“藤分九节”二句:指用这根藤杖可以扶着老人行走。 ④“燕子日长”二句:指春天来了,燕子在天空中飞翔,人们也纷纷出门到郊外游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寄周存诚”,然后根据要求圈出诗句,分析其意思,再结合注解和作者的情感来理解。最后点明主旨,并写出自己的情感。 “百花寺里曾相问,报道携琴正出游”的意思是:在百花寺中我们曾经相互问候过,听说你带着古琴正在游历四方。“百花寺里”,是地点;“相问”,是时间;“携琴正出游”,是人物动作。 “惆怅不知何日会
【注释】: 1. 丰城徐以观:丰城人,名不详。 2. 早年:早年。 3. 晚岁:晚年。 4. 科斗:指稻谷。 5. 黄云垂陇:山间云雾缭绕,如黄云一般低垂。 6. 饮犊:喝母牛的奶。 7. 鹿门:在今湖北襄阳西南,东汉末年庞德公避乱隐居于此。 8. 使车迎:朝廷遣使车来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丰城晚年躬耕乐太平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他的隐逸志趣。 首联“蚤年勤学著才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寄曾孙稼刘彦文二公俱授徒清江" - 关键词:寄、曾孙、稼、刘彦文、二公、授徒、清江 - 注释:这首诗是写给曾孙稼和刘彦文两位先生,希望他们能传授学问给清江河一带的人们。 - 赏析: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曾孙稼和刘彦文两位先生的敬意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2. "蚤闻曾氏传忠恕,复忆刘几置墨庄" - 关键词:蚤闻、曾氏、传忠恕、复忆、刘几 -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瘦筇”自喻,表明自己志向高远,心忧天下,有“独善其身”之嫌。“几多佳胜在胸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感慨。 【答案】 ①首联:千里江山一瘦筇,指诗人以瘦筇代步,游历万里江山。②颔联:牛眠处、马鬣封,都指金陵古刹。③颈联:金碗玉鱼追往事,指诗人追忆往昔。④尾联:金陵,即南京,今江苏南京。赏析:此诗为作者游览金陵时所作。诗人借登金陵名山之机会
筠雪斋为丰城黄尚英作 黄家移种潇湘竹,岁晏相看雪满林。 白处恍疑仙鹤立,静中如听老龙吟。 冰凝翡翠清无敌,人倚琅玕冷不禁。 何日雪中逢老可,临风一笔直千金。 注释: - 黄家移种潇湘竹:黄家将潇湘的竹子移种过来。潇湘竹,指的是潇水和湘江一带出产的竹子,这里代指潇湘地区出产的竹子。 - 岁晏:年尾。岁晏相看雪满林:在年底的时候,看到满林的雪景。岁晏,一年的末尾。 - 白处恍疑仙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