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诗句原文: 几人名在荐贤中,黼黻斯文大有功。 玉遇卞和应价长,马逢伯乐始群空。 门前桃李多时满,天下车书此日同。 顾我无才兼母病,不辞茅屋听秋风。 注释译文: - 几人名在荐贤中 - 指有几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朝廷推荐的贤良之列。 - 黼黻斯文大有功 - 黼黻是古代的两种图案,这里比喻为文采斐然的文章或功绩显著的人。“大有功”强调了其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 玉遇卞和应价长 -
【注释】 1. 盛时:繁荣的时代。 2. 山居:住在山林之中。 3. 嶕峣(yǎo xiāo):高峻,形容山势高耸。 4. 卷帘:拉开窗帘。 5. 黄绮、商岭:指隐居的地方。 6. 严徐:严光、徐稚。 7. 看棋:观看下棋。 8. 应逐洞中樵:应该跟随打柴的人去打柴。 【赏析】 《和曾叔子山居韵》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酬谢曾几的诗作,表现了曾几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
东风微雨过园亭,国色朝酣近玉瓶。 注释:春日的细雨轻拂过园中的亭台,牡丹花在清晨时分沐浴在如玉般晶莹的水光之中,显得分外娇艳。 衔去只须防白鹿,开时还似缀红翎。 注释:当牡丹花开时,不要被白鹿所伤。牡丹的美丽如同缀满了红羽的鸟儿一般,令人赏心悦目。 春融几处繁华地,香逐谁家缥缈軿。 注释:春天的气息融化了整个大地,繁花似锦的地方无处不在。香气随着飘渺的云气,追随谁家的华丽轿车。
诗句释义 - 故家文献春秋学:昔日家族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专注于春秋时期的学问。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和政治背景对后世影响深远。 - 乱后还山卧白云:战乱之后,诗人选择归隐山林,过上隐居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还山卧白云"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 圣代忽闻徵贾谊:在盛世中突然听闻朝廷征召贾谊的消息,这象征着才华得到认可,有机会施展抱负
注释: 百花时节雨疏疏,未得还家训阿符。 常恐白头虚岁月,且将黄卷理虫鱼。 长吟慷慨思归日,旧业萧条战伐馀。 却羡故人丁御史,题桥不愧马相如。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情的诗,全诗共四句。首句“百花时节雨疏疏”以景起兴,写诗人客居他乡,时值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而自己却独在异乡,心情惆怅。次句“未得还家训阿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父母的深深思念。第三句“常恐白头虚岁月,且将黄卷理虫鱼”
【注释】 上玉京:指登仙境。 锦衣荣:指显官高爵。 论交:交友。 讬好:托人照顾。比喻寄希望于他人,或以己事相托。 云霄:天空,也指仕途。发轫:启行,启程。 洪涛:波涛,大波浪。斩怪鲸:斩杀恶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邓尚之去担任丰城虞衡而作的。诗中既赞扬了邓尚之,又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愿望。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赞后咏,首尾呼应。前四句写朋友邓尚之的才学和志向,五
雁叫西风海国秋,乘桴万里兴悠悠。 【注释】雁叫声中带着西风,秋天的海国景象显得格外凄清。乘船远行万里,心情却异常宁静。 宣尼已去同谁往,徐市应能共子游。 【注释】孔子已经去世,我不知要与谁一起前往。徐福如果能回来,或许可以与我一起游览。 几向梦中寻阆苑,更于何处辨瀛洲? 【注释】几次在梦中去寻找传说中的阆苑和瀛洲。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天边明月清如许,不载红尘一点愁。
何君岩上凉如水,曾与弹琴坐石床。 何君:指刘季恭。岩:山崖。凉如水:形容山崖上的风很凉,如同泉水一般清凉。坐石床:坐在石床上弹奏琴。 夜久松风吹鬓发,月高花露湿衣裳。 夜久:夜晚时间很长。松风:山中松树的风声。吹鬓发:使头发被风吹得散乱。月高:月亮升起很高。花露:花上的露水。湿衣裳:使衣服被露水打湿。 别来每记当时乐,老去终非少日狂。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每:总是。记:回忆。当时乐
【注释】 江亭:水边亭子。 瓯闽:即瓯、闽,今福建一带。 攀桂手:指科举考试登科者。唐人以进士登第为攀龙附凤,故称登第者为“攀桂手”。 钓鳌心:指隐退山林。古人传说大鳌能载山,其心有巨珠,欲得之者须能钓得。此处比喻陈允章隐居不仕。 唐虞:唐尧、虞舜,指唐宋时代。 翰墨:文辞,书法。 三百首:泛指诗作。 烦君传作治时音:意思是烦劳你代为传颂,以作为治国的借鉴。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玉笥峰前是我家,“数间茆屋白云遮”。 在玉笥峰(又称紫霄峰)的前方,有我几间用茅草搭成的简陋屋子,四周被白云所包围。 临池洗砚鱼吞墨,“入洞寻真鹿引车”。 我在池塘边洗笔,这时鱼儿误以为我的砚台里的墨水很美味,一口吞了进去;进入山洞寻找仙人的踪迹时,还见到了一只鹿被仙鹿引车带到了洞口。 万事无心从白首,“长生有诀服丹砂”。 随着年纪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