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注释】 虞衡:古代官署名,掌管皇家苑囿的山林泽物。 池阳:即池州,今属江西。副使:指地方行政长官助理的官职。 玉笥(shì):竹制容器,此处代指诗人自己。鬓若丝:形容年岁已高,头发如丝。 微茫:天色昏暗不明的样子。暝(míng)色:天色暗淡貌。 惨淡:暗淡无光,这里指心情黯淡。卷里诗:指书信。 梅花开后:指冬季到来,梅花开放是冬日来临的标志。此指春天即将到来。 【赏析】
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 六石参天颇怪奇,白云深处有灵祠。 山开万古烟霞洞,松偃千年雨露枝。 仙客吹笙同子晋,居人学圃愧樊迟。 从今此地还增价,崖壁长留御史诗。 注释: 1. 六石:指山峰的岩石。 2. 参天:形容非常高大。 3. 灵祠:供奉神灵的祠堂。 4. 子晋:相传是黄帝的孙子,名叫刘安,字子晋。他擅长吹笙,能够吹出凤凰的声音,所以后人称他为“吹笙子”。 5. 樊迟:即樊须,春秋时期鲁国人
何同理和前韵见寄再用韵奉答 月轮初上彩云端,岩穴风生洞府寒。 直欲仰天攀桂树,偶然吹笛坐蒲团。 龙光上属星辰远,鹤驾东来海水宽。 笑问何仙在何许,夜深应共汝乘鸾。 注释: 1. 何同理和前韵见寄:何同(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熟人)用前韵写了诗给我,我再用后韵回赠。 2. 再用韵奉答:我也用相同的韵脚回应他的诗作。 3. 月轮初上彩云端:月亮刚从云层中露出,如彩云般美丽。 4. 岩穴风生洞府寒
向夕篝灯风雨声,中宵启户月华明。 青天万里看无尽,旅馆三更睡不成。 才薄岂堪明主用,交深长忆故人情。 重岩细菊仙家酒,明日相期作伴行。 注释: 1. 向夕:傍晚时分。 2. 篝灯:燃起灯光照明。 3. 中宵:半夜时分。 4. 仙家:这里指神仙的居所,也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诗人在夜晚时分,看到雨后的天空变得明亮,心中涌起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1. 林下柴门傍水安,满林风露桂花寒。 2. 层崖耸翠千寻险,明月当空一镜团。 3. 云气恍疑蓬岛近,水光犹似鉴湖宽。 4. 无穷物色谁能赋,同辈文章五色鸾。 赏析: 首句“林下柴门傍水安,满林风露桂花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林下的柴门傍着潺潺的流水而建,四周被满林的风露所环绕,使得这里的桂花也显得格外的清冷。 第二句“层崖耸翠千寻险,明月当空一镜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送”字为纲,写送道士还山,抒发了对道士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道教中人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赞赏之情。 首句“学道山中知几春”,诗人通过“知几春”一词,表达了自己对道士学习炼丹求仙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几春”并不是指一年之中的春夏之交,而是比喻人生在世的时间短暂如梦,而修炼成仙却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去坚持。 次句“蓼莪诗废重思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内容。 “翠屏山”是这首诗歌的题目。诗中写到“去年此日屏山饮”,表明诗人和朋友们去年在此饮酒作乐;“醉插黄花一两枝”,说明他们饮酒时有菊花可赏;“岁月已同驹过隙”说明时间过得真快啊;“江山重待客题诗”表明这里风景宜人,诗人希望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第二联写景。前句“玄崖耸处云霄近”写出了山势的险峻
林下西风赤叶飞,山头幽径紫烟微。 菊花更约明年赏,客子曾孤此日归。 时序百年怀往事,江山千古带斜晖。 曾闻神武挂朝服,甘向人间作布衣。 注释: - 林下西风赤叶飞:林中的树木被西风吹动,树叶像红色一样飘落。 - 山头幽径紫烟微:山上的小路在紫色的烟雾中隐约可见。 - 菊花更约明年赏:明年再约上菊花一同欣赏。 - 客子曾孤此日归:我也曾在这孤独的日子里归来。 - 时序百年怀往事:岁月流转
闲把新诗卷里看,风流不似孟郊寒。 译文:闲暇之时我翻阅着新写的诗卷,感觉其中的风格并不像孟郊那般冷艳。 注释:闲:闲暇;新诗:指自己新作的诗文;孟郊: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卷里:指诗文集中;别久:离别时间已久;庭叶:庭院中的树叶;飞:飘落,落下;秋思阔:秋天的思念无限广阔;塞鸿:塞外的候鸟,这里指书信;海天宽:大海和天空广阔无垠;严君:严武,唐朝大臣、宰相,此处指代友人或知己。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离乱多年不见亲,每闻乌鸟动酸辛。 - 解释: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我与亲人已经多年未见,每当听到乌鸦的叫声,都会感到心中酸楚和悲伤。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战争带来的创伤。乌鸦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表达悲凉之情,诗人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佳音忽尔传乡邑,至孝由来感鬼神也哉庐陵之能文者叙其事余亦喜而作诗题其后。 - 解释:忽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