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注释】 落日:太阳快要落山。 广川:宽广的河流。 徐来:慢慢飘来。 彼物:指其他的事物。 此心:指自己的心思。 澹忘机:忘记机巧,指心境淡泊。 渭川:指渭水之滨。 玄真: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王长,字玄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渔者垂钓时的情景,表现了其恬淡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写景,颔联写事,颈联写情,尾联总结,全诗意境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意味。 “落日照广川
月夜述怀 贫贱非可乐,所乐安其常。 纷纷名利途,而我业田桑。 朝出自荷锄,暮归还举觞。 微微山风来,皎皎明月光。 幼女劝加餐,诸孙牵我裳。 相顾聊一哂,万虑俱消忘。 注释: 1. 贫贱非可乐:形容贫穷和低贱并不是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2. 所乐安其常:我所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3. 纷纷名利途:纷繁复杂的名和利之路。 4. 而我业田桑:而我只是专心于耕种田地和种植桑树。 5. 朝出自荷锄
【注释】 郁郁:茂盛的样子。墙下桑:在墙边的桑树。芃芃:茂盛的样子。陇上苗:指山坡上的庄稼。理农务:耕种农事。生计:指生计,生活来源。愿丰饶:希望丰收。时雨夜来过:春天的细雨夜里降临。嘉穟抽:即“嘉谷抽”,指庄稼成熟。一饱:满足。何求:有什么要求。 【赏析】 《渔樵问耕赋》,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首为其中的第三首。全诗四句,内容如下: 郁郁墙下桑,芃芃陇上苗。 开春理农务
洪武丙寅有妖僧诱愚民为乱不旋踵而败 ,此诗是洪武丙寅年,即1366年,有位妖僧引诱愚民造反的事。 乾坤蓄四德,品汇资生成。 此句意为:天地万物都有四种美德,万物都是通过生成来获得生命。 彼物固蠢然,人心本虚灵。 此句意为:那些事物本来都很蠢笨,人的心灵本来就很聪明。 奈何庸愚者,往往轻其生。 此句意为:但是那些愚蠢的人,常常轻视自己的生命。 大义废纲常,春秋重典刑。 此句意为:大道理废弃了纲常
光风拂柔条,膏泽被幽草。 翟雉羽毛鲜,仓庚语音好。 彼物各生成,吾年独衰老。 感此惜韶华,觞来即倾倒。 栖迟托丘园,穷达付穹昊。 却忆同心人,贞坚永相保。 注释: - 春日寄丁御史子坚王知县彦晖 - 光风拂柔条:形容春天的和煦阳光轻轻吹拂着嫩绿的枝条。 - 膏泽被幽草:意思是春天的雨水滋润着深藏于地下的野草。 - 翟雉羽毛鲜:翟雉,一种鸟类,其羽毛色泽鲜艳;鲜,指颜色鲜明。 - 仓庚语音好
【注释】: 1. “古诗”:指陶渊明的诗歌。 2. “气运”:这里指社会政治的兴衰。 3. “圣人”:这里指的是历代的帝王,他们往往通过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 “弦歌之”:这里是指古代的学者们经常以诗为乐。 5. “绮丽”:形容华丽而繁复。 6. “清真”:这里指陶渊明的诗歌质朴自然,清新脱俗。 7. “冲澹”:这里指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平淡自然,不追求华丽的词藻。 8. “淳朴”
丙寅年(766)饥荒且干旱,祈祷后便有雨 骄阳欲肆(放纵)旱,我心日忧煎。 摅(散发)衷(内心)诉真宰,甘雨倏(忽然,很快)沛然。 况复连日阴,润泽斯能全(况且还有连续多天的阴雨,滋润了万物)。 晨登陇亩间,眺望凉风前(早晨登上田垄之间,望着清凉的风向前看)。 嘉(美好)谷总生意,众草亦鲜妍。 始知天地心,长育无枯偏(才知道天与地的心啊,永远生长着没有枯萎的一边)。 我生食破砚
【注释】 西岭:指岷峨二山。在四川西部,蜀中胜境。红日:指落日在西方天空的余晖,这里借喻诗人的晚景。 前林:即“前林树”。白烟:指树林中升起的白色烟雾。 凭轩:倚着窗户。轩,有廊子的房子。游目:纵目远眺。 彼物:指那些闲适自得的人。彼,那个。 冥栖:隐居山林。 养道:修养道术。希:希望。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归隐之时,诗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句“西岭下红日”
【注释】 1. 幽意:深奥的意思。云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玉笥道人,作者的友人。考亭:朱熹讲学处,在福建建阳。 2. 高风:高尚的道德情操。 3. 杳霭翠峰合:山色迷蒙。杳霭:隐约不清的样子。翠峰:青翠的山峰。 4. 氤氲:形容烟气弥漫,这里指香气。佳气:美好的气息。 5. 窗虚白日晚:窗外的天色是白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窗虚:空无一物,窗户大开。 6. 衣润暑天清:衣服因为炎热而变得清凉起来
【解析】 本诗的译文为:明亮的月亮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自从天地开辟以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盈亏更迭。人事的新陈代谢,天地运行永无止境。怎样才能求得长生不老,面对明月常吟咏诗歌。 【答案】 首句“明明中天月”,点明题意;第二句“良夜流清辉”,写月色之皎洁;第三、四句“自从开辟来……天地无穷时”,写月的恒久和对月之情;第五、六句“安得求长生,对月常吟诗”,诗人以“长生”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