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在云谷,高风怀考亭。
东西虽异地,复此托嘉名。
杳霭翠峰合,氤氲佳气生。
窗虚白日晚,衣润暑天清。
坐石对仙客,焚香观道经。
松花宜酒味,泉响当琴声。
窈窕绝尘鞅,逍遥违世情。
何当托栖遁,服食致遐龄。

【注释】

  1. 幽意:深奥的意思。云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玉笥道人,作者的友人。考亭:朱熹讲学处,在福建建阳。
  2. 高风:高尚的道德情操。
  3. 杳霭翠峰合:山色迷蒙。杳霭:隐约不清的样子。翠峰:青翠的山峰。
  4. 氤氲:形容烟气弥漫,这里指香气。佳气:美好的气息。
  5. 窗虚白日晚:窗外的天色是白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窗虚:空无一物,窗户大开。
  6. 衣润暑天清:衣服因为炎热而变得清凉起来。衣润:衣服因炎热而变得清凉湿润。
  7. 窈窕绝尘鞅(yǎn):形容人行走轻盈,没有尘土飞扬。窈窕:美好、纤细的样子。
  8. 逍遥违世情:逍遥自在,不受世俗拘束。违世情:与世俗情感相违背。
  9. 何当托栖遁:什么时候才要隐居。栖遁:隐居山林。
  10. 服食致遐龄:服用药物,追求长寿。致:达到。遐龄:长远的年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自己的感情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云谷的幽静,考亭的高远,翠峰的朦胧,佳气的弥漫等等,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氛。接着,诗人又以窗虚白日晚,衣润暑天清等具体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诗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能托付自己的理想,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愿望,即何时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归隐山林,享受自然的美和宁静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正能量和激励人心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